种子市场或迎新风 全国掀起整顿风潮

2015年初,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各地纷纷落实,在规范种业市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实际行动规范种业市场。

黑龙江:开展打击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动

黑龙江决定2015年继续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捣毁制假售假黑窝点,清理不宜推广的品种,吊销违法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曝光种子大要案。

本次行动坚持“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原则,健全省、市、县农业、公安、工商部门三级联动机制,坚持部门协调与系统联动相结合、部门打假与举报维权相结合、挂牌督办与行政问责相结合、大要案查处与公开曝光相结合、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以玉米水稻为重点作物,以近几年监督检查和暗访检查中发现的、有举报投诉记录的生产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以经营秩序混乱的交易市场和相邻省交界区域为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企业监督检查、市场专项检查和国家级制种基地检查,严厉打击品种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品种权人、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本次行动,着力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力争2015年全省种子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江苏:突出重点监管环节和措施

2月16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突出重点监管环节和措施、严格市场主体准入和监管、规范品种审定和示范推广、强化种子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等。

宁夏:全方位规范种业市场

印发2015年宁夏种子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并公布宁夏2015年全区第一批种子质量监督抽查通报。

《通知》在供种保障、品种管理、质量管理、种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报》显示,宁夏对自治区及市县级发证、商品种子经销量较大的企业和自治区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企业进行了抽查,对农业部重点监管的12家种子企业进行了全覆盖检查。共检查了13个县(区)33家企业和经营门店的种子生产、经营情况,其中自治区级发证企业21家,县级发证企业7家,经营门店5家。主要问题有部分种子质量抽查不合格、个别种子标签不合格、6家企业未抽到样品、种子经营档案不全面。

湖北:打击品种侵权和制售假劣种子

2015年2月13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出《关于印发2015年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水稻、棉花、玉米、油菜小麦为重点作物,以重点作物主产区集中交易市场为重点区域,以近3年农业部和我厅监管发现的问题企业和问题品种为重点对象,以套牌侵权、制售假劣、未审先推和非法经营为重点打击行为,以企业监督检查、市场专项检查和制种基地检查为重点行动,点面结合、深挖严打,加大监督检查、通报督办和案件查办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陆续开展冬季种子企业监督检查、春秋两季种子市场大检查、夏季制种基地检查、大要案查处及公开等。

贵州: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

2月12日,贵州省农委发出《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通知》,将在健全种子市场监管体系、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强化种子备案工作和委托经营管理、严查严打,持续保持打击假劣种子的高压态势、强化品种审定与品种退出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宣传,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规范种业市场。

内蒙古:坚持严查严打、标本兼治

2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种子市场监管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各盟市种子管理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好冬季企业检查、春季市场抽查、夏季基地巡查三个专项行动;要突出监管重点,狠抓问题企业和问题市场,今年重点监管巴彦淖尔市向日葵、乌兰察布市马铃薯脱毒种薯、东部四盟市与外省交界地区玉米种子假冒伪劣、未审先推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要突出源头治理,实行主体责任制,依法认真查处监督检查发现的、农民投诉的、企业举报的每一起种子案件,做到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对于涉及面广、数额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典型案件,要联合公安、工商部门进行挂牌督办。对于违法证据确凿的,必须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做好“两法”衔接,构成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公开曝光违法行为,使这些占小利、失大义的企业付出应有的成本。

安徽:五突出规范市场

2月5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监管重点,狠抓问题企业和问题市场;突出源头治理,实行主体责任制;突出大要案查处,公开曝光违法企业;突出品种管理,推动品种管理制度改革;突出监管机制创新,完善种子打假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