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定位,适应新常态,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2015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闫傲霜

    (2015年2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两会”工作部署,回顾总结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展,研究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

    一、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中央赋予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好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首都责任,也是北京内在发展要求。

    一年来,科技部等中央部门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关村示范区、首都蓝天行动、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出台相关改革举措,支持北京开展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重大改革、作出安排部署、加强督促落实。金龙书记、安顺市长等市领导先后十余次带队深入企业、高校院所开展专题调研,对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市人大多次专题听取市政府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和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市政协围绕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开展调研、建言献策。

    初步核算,2014年,全市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24.6亿元,同比增长11.4%。中关村示范区实现总收入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万家,数量居全国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3136亿元,同比增长10%,占全国的36.6%,实现技术交易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9.46%。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13.81万件和7.47万件,分别增长12.0%和19.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7.81万件和2.32万件,同比增长15.7%和12.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8.1件,居全国首位。北京地区共有82个奖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32.3%,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286.6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03%,位列全国第一。根据科技部《2014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显示,北京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首位。

    (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构建“1+N”创新政策体系。“1”,是市委市政府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以探索放开科技成果管理权限为突破口,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等8个方面,提出了20条重大改革举措。“N”,是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知识产权、工商、国资国企改革等领域出台的配套政策,促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协同推进。例如,发布实施了“京校十条”、“京科九条”,制定实施细则,促进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协同创新。发布实施《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北京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和《关于全面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等,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不断扩大。开展中关村示范区“1+6”政策实施情况新一轮评估工作。发布“新四条”实施细则,促进政策落地实施。承担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示范区中心支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关村示范区中心支局)、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等国家层面新的改革试点。2014年12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关村股权和分红激励等6项试点政策推向全国,将股权奖励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等4项政策推向所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绵阳科技城,进一步彰显了中关村对全国创新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首都科技资源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按照“搭平台、聚人才、接任务、出成果”的要求,深化部市会商、院市合作、央地合作、军民融合等工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凤凰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科院北京怀柔科教产业园建设有序开展,科研与转化基地初步形成聚集效应。与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签署医学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与总装备部联合开展军民融合国防知识产权转化应用试点。深入推进中关村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促成无人直升机等一批“民参军”、“军转民”项目。未来科技城聚集“千人计划”专家162名,产生了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脱硝催化剂等2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支持成立首都创新大联盟,汇聚80余家联盟,促进500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跨界融合、协同创新。成立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新兴研发机构,打造市场化产学研用合作新机制。推动市自然科学基金与首农集团联合开展资助试点,实现了市属国企投入地区基础研究“零”的突破。加快市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首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发布“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4)”,为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奠定坚实基础。

    区县创新发展有举措有进展。东城区实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数字版权、移动互联网、文化演出服务等板块发展。西城区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设计服务、出版创意、科技金融为主要特色的产业格局。朝阳区推进国家级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孵化体系,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海淀区出台科技创新“1+4+1”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南部中关村科学城和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建设。丰台区积极推动新兴金融产业和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发展,丽泽金融商务区、总部基地产业聚集效应显著。石景山区形成以保险产业园、互联网产业为特色的“长安金轴”。门头沟区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向西延伸。房山区充分发挥良乡高教园区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智汇城”。通州区制定创新驱动发展“1+6”政策体系,加大科技创新的考核权重,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顺义区成立顺义科技创新集团,全力推进从“制造业大区”向“科技创新强区”转型发展。大兴区深入推进大兴亦庄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昌平区理顺园区与重点功能区、镇级工业园的统筹发展机制,加快“3D激光打印”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平谷区以科技助力通用航空、物流、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潜力。怀柔区发布实施《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推动会展、文化、科技“三核”融合发展。密云县以产业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为载体,推进重点功能区建设。延庆县紧抓绿色发展大事,促进新能源环保产业集聚发展。

    (二)科技创新对首都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

    科技在APEC会议筹办和举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纯电动轿车首次作为APEC会议官方指定用车,排爆机器人、智能会议系统、30米内可识别人脸的高清探头等一批高新科技装备支撑APEC会议。APEC领导人服装及礼品荣获“中国设计红星奖”特别奖。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在低碳能源、绿色建筑、生态水资源等方面重点示范应用了80余项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自主研制的可充电脑起搏器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进入市场销售,标志着我国脑起搏器技术已经步入“全球领跑者”行列。世界首例及第二例避免单基因遗传病试管婴儿在京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首个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通过国际同行平行验证。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向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迈出了重要一步。超级基站采用“光纤+卫星”的双保险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公众通信网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研制出国际首个碳纳米管室温红外成像探测器、国际首台铁精矿“自动电磁精选机”。研制出世界最高水平的12纳米碳基集成电路器件。全球首创“三维感知技术”,实现了计算机自动精确检测和分析。

    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发挥技术创新对“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关键支撑作用,启动实施两类共12个重大专项。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公司和管理公司在京落户。前瞻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5G”的前沿领域研究,突破核心技术10余项,催生了移动医疗、智能家居、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精机工程”重点围绕3D打印、智能机器人等,加快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研发应用,3D打印初步构建了金属复杂构件制造、医疗器械与健康服务、创意设计与大众消费等三大应用体系。加快实施“G20工程”二期,生物医药产业总收入达1235亿元。实施“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在购车、用车、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保障等环节实现政策全覆盖,建成五环内“5公里半径”充电网络,全年新增纯电动汽车超过8000辆,示范规模国内领先。编制怀柔纳米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累计入园企业超过40家。纳米印刷电路关键技术和12英寸超顺排碳纳米管阵列材料制备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科技服务业对首都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2.6亿元,同比增长11.1%,高于全市服务业增速3.6个百分点。强化研发服务引领作用,形成生物医药研发、软件信息服务外包、集成电路设计三大优势领域。设计服务高端化发展显著,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感知中国”设计北京展,成功举办2014中国设计红星奖,推出红星指数、红星奖排行榜等四项“红星发布”,“设计之都”建设扎实推进。工程技术服务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工程技术实现收入2207.2亿元,同比增长12.7%,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206家,形成节能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市政工程、电力工程、钢铁冶金、石化工程等六大优势服务领域。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新一期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7.9亿元,带动社会总投入超过220亿元。

    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深入推进。以现代服务业引领现代农业,形成了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种业创新为特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种业科技成果托管机制,6000余项种业科技成果在托管平台登记、展示并推介。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成功签约近1500万美元,“北京种业交易中心”启动建设,发布《国际种子联盟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北京宣言》。世界葡萄大会成为本市展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成就、推介打造本地葡萄品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

    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科研工作方案”,确定21项重点任务。建立城市极端天气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支持大气环境PM2.5污染现状及成因研究,解析了主要污染源及排放贡献。科技支撑保障“南水北调”用水安全,实时监控主要水质指标。实施“首都生物燃气产业科技示范工程”,带动北京地区万余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在未来科技城建成国内首个大型燃气热电中心烟气余热利用工程,年节约天然气1700 万立方米。地铁7号线采用自主研发的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车头前端能量吸收结构等科技成果,国产化率达到95%。利用物联网技术,完善燃气、热力、供水、排水和电力等“城市生命线”的信息实时监测。“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建设。搭建多品种、全方位、高效率的食品安全检测服务平台。实施“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二期,率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重大疾病临床数据和样本资源库,近100项诊疗技术、标准和规范在2400余家(次)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家,占全国的55%。

    (三)京津冀协同创新开局良好

    建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合作机制。科技部和京津冀科技部门共同组成了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推进工作组。三地科技部门共同签署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研究编制中关村服务京津冀区域创新合作行动计划,明确打造特色产业带等7项工作任务。

    促进研发和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分工。三地共同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共建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等。鼓励和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围绕重点领域联合研发攻关,筛选重大成果应用示范、推广。共同主办科技专题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加快创新要素区域流动。支持“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北京技术市场在天津、河北建立合作站、服务平台,全年向天津、河北输出技术合同近2500项,成交额超过65亿元。

    (四)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持续优化。修订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管理办法,发布实施新技术新产品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增加国有企业为采购主体,支持民营科技企业进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累计认定5000余个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政府采购金额超过350亿元,带动社会采购超过1500亿元。

    科技与金融结合日趋紧密。2014年,北京地区中资银行发放高新技术产业贷款同比增长76%。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近1000家,管理资本总量超过1万亿元。成立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打造从“原始创新”、“知识产权”到成果应用的“前孵化”新型融资平台。设立“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前孵化成果转化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等各类基金26支,金额近70亿元,初步形成涵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链条、多领域的基金格局。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统筹资金全年支持项目87个,支持金额95.47亿元,64%的资金以基金、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投入。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了“百千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关村上市企业总数25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累计达367家。

    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拥有科技孵化机构150余家,其中国家级机构50家,在孵企业超过9000家。创业活动空前活跃,中关村新创办科技型企业超过1.3万家,形成了“90后创业者”、“创业系”、“连续创业者”、“海外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群体。搭建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使数据活起来,信息联起来,成果用起来。举办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京津冀科普之旅、北京科普讲解大赛等科普活动500余项,累计认定市级科普基地近300家。实施“公众参与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北京创客科普季”,打造公众科技创新成果推广与转化平台。

    创新资源聚集效应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超过300家,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市级科技创新基地1400余家。“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全年实现服务合同额21亿元。深入落实中关村人才特区13项特殊政策,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持续推进高端领军人才教授级高工职称评价试点,新增76名、累计256名高端领军人才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资格。北京地区累计入选“千人计划”1103人,“海聚工程”612人,“科技北京领军人才”150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040人。

    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与保护。发布《深化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加快建设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出台《北京市专利资助金管理办法》,引导专利申请从重数量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成立专利行政执法总队,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落户北京。成立我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知识产权诉讼制度。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开展标准创新试点,全年创制标准141项,其中国际标准18项,国家标准99项。

    科技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在意大利成功举办“第五届中意创新论坛暨2014中意科技创新合作周”,中意两国总理出席创新合作周并致辞。成功举办2014年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与43个国家的582家机构开展合作,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国际科技合作网络。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诺贝尔奖得主艾伦·黑格尔教授及阿尔伯特·费尔教授,分别成立“黑格尔北京研究院”和“费尔北京研究院”。与14个省区市建立了区域科技合作和对口支援机制。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科技部门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在天津、内蒙、宁夏、重庆、贵阳等省区市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合作站和技术市场窗口,共建“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

    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持聚焦主业中谋求有为监督,运用“制度+科技”手段,打造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阳光评审”,实现连续五年“零投诉”。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把调查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梳理行政处罚职权,正确履行行政执法职责,强化具体行政行为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服务,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

    一年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科技部等中央单位指导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各区县和科技界努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科委,向关心、支持和参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中央单位和北京市各部门、各区县以及首都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要求我们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支撑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科技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新常态下,如何更高水平、更富成效地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还需进一步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路径;如何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切实促进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突出“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提高科技创新对“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支撑作用,还需进一步实践;如何实现“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新要求,还需不断探索。

    问题和挑战要求我们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更加努力地促进科技创新实实在在地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形成新产业,创造新需求,引导新消费。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5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担当起“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等五种责任,努力把北京建成全国创新创业环境最优、活力最足、成果最多、辐射带动最强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一)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设计和统筹协调。发挥首都特色新型智库作用,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研究。研究制定“十三五”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根据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新定位,推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发挥“总体设计、统筹协调、重大决策、监督落实”的作用,统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部署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统筹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和重点创新领域选择,统筹科技政策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的衔接配套。

    加快创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强与国家层面的对接,推动形成“自上而下、上下联动”的部市协调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在事权(授权)范围内积极探索全面创新试验事项,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促进不同领域改革的相互衔接和协调。

    充分发挥中关村体制机制改革主战场作用。深入落实“1+6”、“新四条”以及新出台的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资格便利化等试点政策,开启新一轮的先行先试改革。制定实施《深化改革 加快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意见》,推动设立中关村民营银行,支持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发展。制定实施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的若干措施,以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市场化的人才资源配置机制,打造顺畅的国际人才引进通道,吸引更多国际一流的高端人才,实现“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实现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完善企业创新支持方式,强化国企考核的技术创新导向,提高国有企业活力与竞争力。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试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走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引导和推动“首都创新大联盟”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高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一系列科技改革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法规,尤其是切实抓好《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等改革措施的落地。按照探索开展试点工作、出台实施细则、完善现有政策的分类原则,积极探索政策贯彻落实的新机制。加强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评估,抓好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主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新进展。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建设,完善科技报告、信息公开、科技评估和以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为基础的创新调查等制度。开展技术预见研究,探索建立新常态下科技创新的监测评价机制。深化和推广“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机制,推动更多、更高层面上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二)落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

    科技支撑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深入实施“首都蓝天行动”,加快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体系,推动重点污染源排放控制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支持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探索节能环保设施服务运营新模式,培育节能减排服务业态。加大垃圾污水治理的科技支撑力度,开展污染场地修复和地下水治理领域重金属修复、气相抽提、人工荒漠藻等新技术探索。推动首都水环境治理产业联盟建设,围绕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再生水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支持开发燃气场站等城市生命线监控、风险处置、防护装备,推动地铁、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监测、预警及辅助决策技术集成和示范。促进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究、示范及标准制订。支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集中攻关,加强首都临床特色学科创新研究,突破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性诊疗技术与方法。深化中西医临床诊疗规范研究,提升临床诊疗水平。聚焦种业创新、食品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和“四化”同步发展。

    以先导技术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进行人机交互、深度学习、异构计算等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技术标准和4G核心芯片、终端以及系统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培育数字化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培育智能服务机器人及成套装备产业,促进一批有代表性的产品推广应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创新品种、重磅产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系统集成创新为主的新业态,提高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和工程技术服务水平。支持能源技术研发,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促进能源产业高端化、服务化发展。加快建设北京亦庄国际电动汽车示范城,持续提升纯电动汽车产业竞争力。深入探索纳米成果批量转化机制,增强首都纳米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积极培育新兴业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本市实施意见。完善科技服务业统计制度。以核心技术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为抓手,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完善交易、认证、支付、物流、信用等服务环境。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营的科技服务机构。持续推进“设计之都”建设,围绕创意创作、设计制作、展示传播和消费体验等四大环节,打造全产业链科技支撑平台,促进科技、文化与消费结合。办好20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

    充分发挥“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建设智能硬件产业聚集区、集成电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立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等功能区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创新发展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研究,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用好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政策,打造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国际贸易服务新平台,促进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北京商务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总部企业实体化经营,研究制定科技型总部企业扶持政策,着重吸引科技型总部在京聚集。

    (三)建设创新共同体,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深化协同创新市场机制。创新政策互动、资源共享、市场开放等三个机制,消除京津冀协同创新存在的隐形壁垒。探索股权激励、项目后补助、成果奖励等支持区域协同创新的有效方式,促进三地科技创新政策对接。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发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和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为三地企业提供联合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咨询等服务。扩大京津冀技术成果交易市场开放程度,支持三地新技术新产品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进入市场。

    围绕产业上下游布局创新分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共建一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技孵化器、成果转化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大力推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围绕医疗健康服务、大气联防联控等领域,共同组织三地企业、高校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联合攻关。设立京津冀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先期针对京津冀区域水资源环境、南水北调对京津冀水安全作用等共性问题开展研究。创新科技成果共享与产权管理制度,通过招投标、成果登记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

    开展协同创新试点。围绕“4+N”合作重点,依据条件成熟度,不断探索区域协同创新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试点示范带动协同创新整体推进。选择北京亦庄开发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率先推进试点,建立健全自贸区、经济开发区、保税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多区政策互动机制、三地创新资源整合共享机制和市场开放机制。选取北京市顺义区、河北省张承地区、曹妃甸、石家庄等作为重点培育试点,围绕水资源保护、食品安全、新能源应用示范、钢铁产业升级改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

    (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落实国务院商事制度改革要求,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为创新型企业创造宽松的市场准入环境。研究制定加快推进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的意见,重点培育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类组织的发展。探索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产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技术标准体系、面向全国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采购平台以及“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将科技创新活动政府采购纳入科技计划,积极利用首购、订购等政府采购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研究制定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消费政策,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深化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高标准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促进政策,支持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推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专利导航实验区建设,率先开展全国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制定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工作规则。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依托,建设首都特色的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系。深入实施首都标准化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创制,推进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发展。

    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厚植创业创新文化,加大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力度,鼓励支持利用闲置厂房等场所、孵化基地等多种平台以及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开展创业创新。实施首都科技创新券,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引导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使用首都科技资源开展研发创新活动。深入实施“公众参与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创业中国引领工程”,打造最具吸引力的创业中心。完善科研人员评价制度,创造鼓励潜心科研的环境条件,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大力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五)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加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立法。按照“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健全科技创新法治体系,加快落实《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和《北京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出台实施细则。紧跟《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进程,推进本市科技成果转化地方立法工作。研究修订《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保障和推动本市实验动物相关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医药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密切跟踪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改革进展,加强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实施和监督。全面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把主要精力放在强化宏观统筹、完善创新政策、激发创新活力、营造创新环境上来。按照国务院和本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级政务大厅,创新审批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北京市十五条实施意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方式创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创新主体的意见建议,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推动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法治理念,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履职能力。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大对财政科技经费的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定位,抓好重点改革措施的落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努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