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发黄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导致麦苗发黄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肥力不足、病害、冻害、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等几个原因。

1、肥力不足引起麦苗发黄,麦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氮,此类事故在小麦产区较多。由于硫酸钾复合肥的含氮量较低,施用后小麦表现出生长不良(缺氮),主要发生在土壤肥力差、底肥严重不足的地块。麦黄表现为色黄、分蘖差、幼苗弱,小麦生长参差不齐。有时沟畦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如田埂上种植明显好于畦间),大多是由于浇水不及时,氮肥施用量不足造成的。

防治对策:可每亩补充5-7.5公斤的尿素即可。或每亩用尿素1公斤加适量叶面肥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可促使叶色迅速转绿。

2、虫害引起麦苗发黄,一般干旱年份表现较明显。虫害包括麦蜘蛛和麦蚜,它们吸取叶片汁液,从而造成叶片发黄。据调查,麦蜘蛛的危害常先于麦蚜,前者一般在4月上旬至中旬发生。

防治指标:蚜虫抽穗前500头/百株,麦蜘蛛每市尺行长螨量200头或百株螨量250头。防治方法:防治蚜虫亩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克,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或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喷雾防治。防治麦蜘蛛亩用40%氧化乐果乳油40毫升,或50%马拉硫磷乳油30毫升喷雾防治。机动喷雾器兑水15公斤,手动喷雾器兑水30公斤。

3、病害引起小麦发黄,纹枯病其受害表现为根茎、叶鞘受害。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造成小麦长势不良,黄化严重,死亡较多,让农民误以为是施肥不当造成的。

防治对策:小麦拔节期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过早或过晚效果都不理想。对于重病区,连续喷两次药(间隔15天左右)效果更好。具体方法是在小麦拔节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配5%井岗霉素400-600倍液喷雾。部分小麦黄化添加5-7.5公斤尿素,可提苗促拔节。

4、干稍缢缩在北风风口,此类问题较多,纹枯病也较为严重。在背风处、树林、村庄南部,此类现象很少见。此类事故多是由气候、病害等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早期表现为叶片中部出现锯齿状凸凹点,春季就表现干稍、缢缩。

防治对策:浇水。小麦拔节期用20%粉锈宁1500倍液配施5%井岗霉素400-600倍液喷雾。

5、冻害引起麦苗发黄,一般拔节以后的麦苗对低温非常敏感,当遇到恶劣的低温天气,温度降到正常麦株不能承受的时候,极易遭受冻害。小麦遭受冻害以后,主要表现为叶色暗绿,叶片像用开水烫过一样,以后逐渐枯黄。受冻麦苗,一般先从生长锥表现症状。受冻的生长锥初期表现为不透明状,以后细胞解体萎缩变形。小麦中后期受冻害,轻者叶尖失绿变黄,然后干枯;重者造成地上部分干枯或整株死亡。

防治对策:因地制宜,选用抗寒性品种,并做到良种良法配套。精细整地,增施基肥,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培育壮苗越冬。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以防旺长和降低抗寒性。3月上中旬要以促为主,及早划锄提高地温,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对于小麦叶尖及叶片受冻害的,于返青至起身期,及时每亩补施尿素5公斤左右,以促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为促进发根和分蘖,也可适当喷施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