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粮食安全不一定非要靠自己
贯彻大国的国际发展战略,主要是在国际问题上要统一,要一致对外。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每况愈下,很多农产品(12.93, -0.04, -0.31%)现在是倒挂的。这时就应该在全球范围内,综合用各种手段保证我们粮食的基本供给。农业问题突破了,解决很多问题就会更加主动。
我一直觉得“十三五”规划恐怕应该明确提出一个概念,而且加以实施,那就是大国发展的战略。因为我们的经济体到了10万亿美元之巨,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了,但经济水平仍然比较低。大国的发展跟小国完全不一样,根本上讲,我们的一举一动实际上是有国际上、市场上和政治上明确的回馈的。就像博弈论讲的,我们是一个战略行为。所以在这个结骨眼上,应该明确提出大国发展战略。
具体来说,怎么样才能落实大国发展战略呢?我想讲一个历史的案例,18世纪中期,英国当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荷兰和西班牙。当时大家都提英国要主张自由贸易,说得非常好。但是在有一件事情上英国是不搞自由贸易的,就是英国明确立法,英国沿岸的贸易以及英国与殖民地的贸易必须由英国的舰队来完成,由运输队伍来完成,有明确规定,舰队里面3/4的水手必须是英国籍的。
这个案例被当地的经济学家认为是最好的法令,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章明确的讲的,如果不这么搞的话,英国的海军将没有很好的舰队,将丧失造船能力,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大国发展战略的案例。所以我的想法是,贯彻大国的国际发展战略,主要是在国际问题上要统一,要一致对外。
在国内经济问题上我们研究很多,问题导向有很多。国际问题上,我们的主动意识恐怕不够。这一点我非常同意王建刚才的说法,国际的问题我们不仅研究得不够,关注得也不够。
讲两个例子,怎么样能够贯彻大国发展战略?
第一个例子是农业问题。农业我们的比较优势每况愈下,很多农产品现在是倒挂的,怎么办?我知道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进步了,不提农业自给自足,只提口粮的。我看最近总书记的话,粮食基本上要自给自足。
但是我认为,按照大国发展战略的思路,更应该进一步。就是在全球范围内,综合用各种手段保证我们粮食的基本供给。包括租赁,包括金融手段,包括长期合同。因为你作为一个大国,你的军事力量、外交力量都在不断上升,全世界不可能一下子都对中国禁运,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搞几个点长期租赁,这个观点要转变。如果农业问题我们有一个突破的话,有很多问题,包括城镇化都会更加主动。
第二个例子是能源问题。我们去年是30亿吨的煤,中国的煤很有意思,主要是在北方内地生产,而我们的沿海是能源的主要使用地,而我们的发电效率非常高,在沿海一带是世界领先水平,排污的标准非常之高,在世界是领先的。
可是我们的煤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效率是世界上最低的,北京的污染主要是这个带来的,北京周边大量烧煤,搞炼钢炼铁。怎么办?办法很简单,比如去年我们只进口了2%的煤,沿海一带进口印度尼西亚、巴西的煤,那个煤的质量不仅比国内的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个办法,把河北这些金属烧煤的干掉,在沿海一带直接进口煤,然后用来发电。
这样北京周边的这些高耗煤的都干掉,但是保持一定的煤的生产能力,煤矿别关,保持通电,一旦国际上出现问题,马上可以换煤,这个怕什么?所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个人认为,5年之内北京的空气污染一定能治理好。就像apec期间一样,因为来源太明确了。所以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确提出大国发展战略。
最后讲一个理由,为什么生态是国家发展战略是正当其时呢?现在的阶段,中央的政策能力相对于地方比过去很长时间都强,中央的协调能力,对外的能力比以前强。所以利用中央的能力统一协调各个地方的力量,包括东北、山西的这些煤矿,比任何时期都容易,应该在“十三五”期间提出和贯彻大国发展战略,
(本文作者介绍: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责任lia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