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制油走上产业化 还附带生产生物炭和可燃气
秸秆焚烧,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道难题;而秸秆综合利用,又是农业的一道难题。如今,这两道难题,在溧阳一举破解。记者昨天在该市南渡镇看到,通过中温闪速热解方法,大量秸秆变废为宝,被加工制成了生物柴油、炭和甲烷气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此前一天的现场考察后认为,该技术发展了循环经济,推进了节能减排。该组织驻中国干事Natarajan Ishwaran先生说:“终于在实验室以外看到了这项技术!希望今后能推广到更多水稻生产区,看到广大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变。”
这个项目的工艺技术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锡锋教授研发的,设备是由溧阳市国强镀锌实业公司与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生产的。目前,这是国内第一家将秸秆制油技术投入产业化,它把粉碎后的秸秆进行热解反应,把高分子生物质迅速转换成油、炭和甲烷气体。
在现场,工作人员展示了由秸秆炼制成的生物柴油。这种柴油黑黝黝的,迎着光看,则是清亮亮的,闻起来有一股稻草灰的味道,将它加入拖拉机油箱,伴着轰隆隆的声音,拖拉机便开动了。
去年10月,金秸能生物科技公司将设备、技术和研发团队,都从安徽搬到这里,占地92亩,建成了生产基地,本月初试运行成功。金秸能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张晓敏告诉记者:“每1吨秸秆,能制成0.5吨油、200公斤炭和接近300公斤甲烷气体。这种炭是生物炭,可用于改善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甲烷可为秸秆制油提供热能。”
通过回收秸秆,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下一步,溧阳市打算成立专业合作社,把移动式秸秆颗粒成型机开到田边,回收农户的秸秆,现场制成颗粒,再用于秸秆制油。
张晓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亩地可产1吨秸秆颗粒,该公司对每吨秸秆颗粒置换给农民250元和15升生物柴油,而15升生物柴油又可以加进颗粒成型机中工作,能加工1吨生物颗粒。由此,形成循环经济,并且让农民从被动禁烧变为主动禁烧。
据了解,该公司用秸秆制出的生物柴油性能接近普通柴油,价格却只是普通柴油的一半,“生物柴油近3000元/吨,而普通柴油要6000多元/吨”。
目前,该公司1条生产线1年需要2万吨秸秆,可解决6万亩稻田的秸秆去处。对于未来,张晓敏信心满满。他明确表示,在今年小麦收割前,将再上3条生产线——麦草同样可用作秸秆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