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化肥使用量或超两亿吨


粮农组织在巴基斯坦开伯尔地区洪灾后分发的种子和化肥。

2015216日,罗马 - 2018年全球化肥使用量将会超过2.005亿吨,比2008年水平高出25%。

根据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2018年世界化肥趋势和展望》报告,到2018年世界化肥消费量将实现1.8%的年增幅。

与此同时,全球化肥产品、中间产品和原料的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报告指出。

鉴于化肥生产潜能将超过其利用量,氮、磷、钾这三种主要土壤化肥的全球潜在平衡(描述可供量和实际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技术名词)将有所提高。

根据粮农组织的展望报告,到2018年,全球氮肥这一迄今最大的化肥品种的用量预计将实现每年1.4%的增长,而磷酸盐和钾肥的用量将分别增加2.2%和2.6%。相比较而言,这三个主要化肥品种的供应量预计每年将分别提高3.7%、2.7%和4.2%。

该报告没有对未来价格走势进行预测,但提及,在2011年激增之后,2014年中期化肥价格普遍低于2010年的水平。

氮肥:增幅和数量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氮肥需求增长最快,预计为每年4.6%。不过,由于目前的用量较低,该地区2018年的氮肥用量仅在2014年基础上增加34万吨,不足全球预测增长量的百分之五。

东亚和南亚的氮肥使用量共占全球总量的60%,而未来四年将有小幅增长,但从数量上将额外增加330万吨。

根据粮农组织的预测,北美洲农民2018年的氮肥使用量预计将额外增加30万吨,年均增速0.5%,而西欧的农民拟将其使用量减少5万吨。

维护健康土壤新方法

施肥是补充作物收获时流失的氮的一种方式。虽然大量氮肥的施用有可能造成浪费和破坏水源,但在战后时期,大幅增加化肥的利用有助于快速提高农业生产力。

土壤污染的极端例子包括有些地方过度使用化肥导致氮沉降,而有些情况则是因为供水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在大部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化肥使用量不足意味着作物从土壤中汲取的养分未能得到补充,因而导致土地退化和产量下降。

粮农组织出版物《节约与增长》《构建可持续粮食及农业共同愿景》的第一项原则为在依靠较少投入不断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维持或恢复土壤健康提供了办法,粮农组织植物生产及保护司司长克莱顿·坎潘霍拉说。

利用适合当地条件的作物轮作、地膜覆盖和粪肥也有助于土壤的氮补充。有些植物,特别是大豆等豆科作物,其根系中所含微生物可以从空气中吸取氮并将其提供给植株。

粮农组织还制定了作物生长状况实时监测方法,能够根据具体需要来决定肥料的使用量。不同于撒播施肥,精确施肥法也可以减少浪费和氮素径流造成的损害。

2015年被指定为“国际土壤年”,在此期间,粮农组织与其他伙伴共同致力于动员广大公众关注土壤这一粮食生产重要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化肥使用趋势

在未来数年里,各地区的化肥使用情况将有很大差别,其中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对氮肥和钾肥的需求旺盛,尽管其目前利用水平较低。

作为一个整体,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消费群体,而且三种主要化肥均依赖进口,即便西亚能够继续提供大量多余的氮、磷、钾肥。

欧洲整体上也可以提供所有三种营养素的剩余产品,因为东欧和中亚拥有大量盈余。到2018年西欧的化肥利用量变化不大,而最东部分区域每年将增长3.6%。

据粮农组织估计,在此预测期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区域的所有三种化肥都需要依赖进口,化肥的使用量预计将出现每年3.3%的强劲增长。

各大洲之间氮素的总需求量仍存在很大差异。2018年,非洲将需要410万吨、欧洲1570万吨、美洲2350万吨和亚洲742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