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市场2015年1月分析报告

2015年1月份,国内稻谷行情稳中趋强,主要原因是收购持续进行,市场原粮减少。国家粮食局组织在粮食生产区采集样品集中会检,其中中晚稻总体质量良好,整精米率正常。

东北粳稻稳中趋强

1月份,粳稻收购稳步开展,各地收购量进一步扩大。据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截至1月25日,黑龙江、吉林等7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粳稻360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10万吨。

随着托市收购持续进行,东北地区农户手中余粮存量减少,部分地区加工企业及贸易商补库意愿增强,粳稻价格保持坚挺,部分地区略有上涨;大米购销有所回暖,产区大米出厂价格坚挺有增。

据国家粮食局组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5省,采集检验样品975份的集中会检结果来看,2014年粳稻总体质量为近年来较好水平,一等品比例接近八成,较正常年景高一成;整精米率达到中等以上比例为近年来最高水平,5省出糙率平均值82.2%,整精米率平均值70.8%,谷外糙米含量平均1.4%。

中晚籼稻以稳为主

1月份,中晚籼稻收购继续有序开展。据国家粮食局发布数据,截至1月25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中晚籼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中晚籼稻2786万吨,同比上年减少185万吨。

据市场信息,目前安徽淮南市场中晚籼稻收购价格在2760-2800元/吨,较上月同期上扬40元/吨;优质稻收购价格在2840-2900元/吨,较上月持平;中晚籼米批发价4400元/吨,月环比持平。

中晚籼稻在供应趋紧的时期,并未出现大幅显著上涨,其原因是由于市场上的大米消费不振。由于成品粮贸易商对后期行情看弱,临近春节,备货不积极,导致大米加工企业对采购稻谷的态度谨慎。

据国家粮食局组织对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和广东等8个省,采集检验样品1844份的集中会检结果来看,2014年我国中晚籼稻总体质量良好,中等以上比例达到95%,出糙率平均值78.2%,与正常年景相当。

打击走私意义深远

1月份,中国海关总署对外公布了2014年全国海关打击农产品走私的“绿风”专项行动的成果,其中,全年查获大米走私刑事、行政案件467起,案值12.55亿元,查证走私大米21.01万吨。

从长远来看,打击口粮农产品走私不仅为了避免国家税收流失,也关系到国家口粮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大米为例,当前走私大米多从南方和西南边境入境,走私大米品质低廉,价格便宜,中小企业采购回厂后,或改换包装,或搀兑到国产米中,以低价冲击市场,不仅会对大型正规运营企业的生产、贸易造成严重打击,还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国内稻谷的采购积极性,造成稻农种植收入受损。近年来稻米市场持续的“稻强米弱”并非是指稻谷需求旺盛导致的价格走高,而是在国家托市政策支撑下,稻谷价格“被提升”,从常规的市场角度来看,稻谷价格高势必应该带动大米价格相应提升,但“米弱”却正是因为不明渠道进入市场的低价大米太多,而国家对于国产大米加工企业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造成了正规企业一边高价收稻谷,一边只能低价卖大米来维护销售渠道。

综上所述,国家持续开展的中晚稻收购将让市场上原粮进一步趋紧,但终端消费低迷不振,加上1月初的临储稻谷专场交易,稻谷市场的供需将依旧处于平衡状态。2月份大部分时间处于春节放假,预计稻米行情总体将以稳为主;进入3月份,集团性消费突增,加之相对较大数量的稻谷存放于库中,市场流通偏紧,或推动稻谷及大米价格回升,但考虑到3月份以后东北地区气温回升,大米贸易商或降低大米的采购量,同时,国家上调铁路运费,北粮南运的成本提高,销区贸易商是否会以此来压低东北产区的出厂价格需进一步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