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开辟小麦种质资源研究新模式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立会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耗费16年时间完成的 “小麦种质资源重要育种性状评价与创新利用”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在资源与育种研究方面水平明显提高,成效显著。但是,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育种目标的不断提高,在我国小麦育种与生产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主要原因是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创建了“鉴定新技术研发→精准评价→创制新种质→遗传分析→新基因→分子标记→田间展示→育种家自主选择→无偿提供→相互反馈相关信息”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利用新基因、新种质解决了我国小麦抗麦蚜、抗禾谷孢囊线虫、高产、优质育种中一些主要问题,育成新品种38个,累计种植面积1.64亿亩,开辟了作物种质资源与育种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创建了优异种质资源重要性状精准评价技术体系,即在建立重要表型、品质、外源R和E基因组特异DNA标记鉴定新技术12项的基础上,对多个性状在7个环境下进行3年精准鉴定。该技术体系突破了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鉴定周期长、结果可靠性差的技术瓶颈,不仅保证了单一性状鉴定的精准性,而且明确了育种重要性状间的协调关系,为获得目标性状明确的优异种质奠定了技术基础,是研究中的一项重大突破。
研制重要性状鉴定新技术12项,系统评价了12859份种质资源,鉴定出具有2个以上重要育种性状的优异种质687份。创制新种质112份,其中通过品种间杂交创制新种质84份,通过远缘杂交将来自小麦族6个属、10个种中的优异基因转入普通小麦,创制新种质28份。发掘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资源高效新基因67个,并建立了紧密连锁分子标记;从圆锥小麦中发掘出抗麦长管蚜新基因RA-1,填补了我国缺乏抗性基因的空白,为向育种提供目标性状明确的优异种质、满足育种需求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战略储备。
据悉,该项目执行期间,向全国116个单位分发种质资源21000余份次,其中2011年与2001年相比,分发数量提高了10倍,种质资源与育种间的结合效率显著提高。该项目创建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不仅已经被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科学家采用,而且已经在其它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全面提升了种质资源解决育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了作物种质资源学科整体研究水平提升。(作科所 卫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