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六成企业 应用大数据做决策
随着电子商务与行动科技迅速崛起,大数据的分析技术益形复杂、灵活和强大。目前,大数据在企业的应用相当广泛,已全面深入客户需求分析、产品设计、行销、电子商务、金融交易、医疗等领域。为什麽大数据在几短短年间成为一门显学?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不仅能快速将一般的资料正确转化成商业洞悉力与决策的依据,在设定目标後,更可协助企业具体规划方案,并监督企业有效执行。
大数据是人文与科学结合的产业,可让企业在浩瀚纷杂的讯息中快速梳理出头绪,以更了解自己和市场、预测经济和客户喜好,从而拟定相应的商业策略。
「2014年资诚(PwC)全球资料分析调查--Gut &Gigabytes报告」显示,愈来愈多企业已在制定决策时使用大数据。在受访的1,135家全球企业中,超过六成(64%)表示大数据的应用已对其决策带来影响。
抢占先机
善用有价值资料
企业现在正面临艰钜的生存挑战。过去,企业只要固守本业与专注少数熟悉国家(主要是欧美),就能抢占市场大饼。但在经济迅速变迁且市场竞争加剧的今日,商机不仅在不同国家间存有差异,甚至在同一国内亦会随区域而有所差别,故企业必须更了解不同区域的客户,并在更多性质不同的国家中插旗,才有办法胜出。
这一点反映在《Gut & Gigabytes报告》的发现,该调查指出,影响各地企业重大决策的因素不尽相同:在中国,影响决策的主因为风险和法规变动(41%)、城镇化加速(30%)及资源短缺(30%);在其他亚太地区,法规变动(38%)、顾客消费行为改变(34%)和科技趋势(32%)则主要因子;在美国,运营成本才是关键因素。
近日行政院科技内阁成形後,喊出科技三枝箭,其中第一项就是Open Data,希望开放更多有价值的资料,让产业可应用;其实国内企业现在就有不少公开可取得的财务资料,搭配XBRL等工具的应用,可让企业监控竞争同业及供应链客户财务资料,通过对外部非结构性资料的比较分析,企业可以更直接地洞察它们的财务结构竞争力与风险管理指标等。
资诚2014年的财会职能Benchmarking Survey中,有针对受访企业进行现金循环周期的分析,访查结果发现台湾企业平均的cash to cash cycle天数为101天,而表现优秀的企业(最高四分位数)则有能力在15天内回收营运资金,财务人员可依此进行与同业与标竿企业的比对,评估公司与营运资金相关的各项作业流程中是否有优化的空间,以强化对现金的管理。
四项建议
迎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既是大趋势,企业该如何修好这门课,资诚(PwC)有以下四点建议:
寻找定位:自我检视以下几点,以了解公司使用数据的现况。业务是否已充分使用数据?还是仅凭直觉或本能?公司是否已有具数据分析经验的人才或部门?高阶管理阶层是否充分运用数据分析辅助决策?
数据整合:应由高阶主管专门负责,整合客服、策略行销、生产制造、资讯技术、财务等部门的数据,以了解公司所能掌握及欠缺的数据。
数据资源差异分析:分析在大数据的使用上欠缺哪些资源,如未能拥有关键数据、无适合的数据分析人才、消费者回馈之数据无法与行销策略相连结等。
以数据驱动决策:善用财务与非财务数据分析做出最适决策,如服装品牌可透过客户统计了解公司的产品地位、汽车销售商可以运用分析比较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