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麦越冬期苗情考察团走进河南修武

“把脉问诊”变成“上门取经”

本报记者张培奇通讯员王星

“我们到其他地区都是指导冬小麦安全越冬,来修武却成了取‘高产经’。”1月20日,站在河南省修武县周庄乡孟村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核心区的田埂上,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农大教授郭天财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针对去年全国各地小麦播种晚,入冬以来整体气候干燥、雨雪天气较少的特殊状况,农业部牵头组织全国小麦越冬期苗情考察活动,抽调农业专家学者深入全国各地指导冬小麦生产管理工作。

素有“中国粮仓”之称的河南省,自然成为考察的第一站。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5年创下了16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的修武县,成为了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2014年,黄淮海冬麦区有3个亩产超800公斤的地区,修武县以实收小麦亩产821.7公斤的粮食单产创下了国内百亩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收最高亩产纪录。

“现在小麦长这么旺,后期会不会出现倒伏现象?”、“有没有做过对比试验?”……

当日,来自全国农业战线的2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修武,“把脉问诊”冬小麦生产,却被修武县小麦的良好长势所折服,在场的修武县农技人员被专家学者们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问个不停,取起了“高产经”。

“今年,我们在全县推广深耕细耙、宽窄行种植、精少量播种等小麦高产创建新技术,一畦地种16垄小麦,比传统种植模式多了4垄,每亩播种量却不增反降,只播了6公斤左右的麦种,用传统一半的播种量实现了20%的增产。”修武县农业局局长杨法谊说。

“苗壮、茎硬,根系既深又旺、分蘖多,麦苗长势很好,后期就不用再担心倒伏问题。”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周吉红随机抽取一株麦苗,经仔细观察后讲道。

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高产创建示范户王龙喜早早地就站在自家地头等候专家。他家60亩麦田里,品种还真不少,有中麦895、百农419等19个小麦新品种。看到专家前来,他忙上前咨询小麦生产管理要领。

“只要注重水肥同步,保持小麦现有的生长态势,今年一定是一个丰收年!”江苏农科院研究员杨四军说。

“小麦增产很难,节约投入更难!而修武县恰恰通过采用新的种植技术,实现了减少投入和提高产量两不误。”作为全国小麦越冬期苗情考察团团长的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副处长吕修涛说,“小麦生产管理能做到修武这种程度,说明咱们国家粮食增产的潜力还很大,修武的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