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适期适量适墒播种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我省小麦生产先后遭遇春旱、倒春寒、干热风、强降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再夺夏粮丰收,实现了夏粮生产“十一连增”。时下,正是全省“三秋”生产的紧要关头,秋收秋耕秋种情况怎样?种子、肥料是否安全充足?9月27日,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自7月份以来,我省秋粮经受了高温、干旱等天气灾害,时下全省秋收接近尾声,秋粮收获情况怎样?

朱孟洲: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坚持“夏秋并重,稳夏增秋”的方针,积极行动,抓好秋播。今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70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90万亩,其中玉米4800万亩,比去年增加150万亩,优质高产玉米、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100%。7月份以来,我省持续的高温干旱少雨天气,导致秋作物受旱面积超过1200万亩,全省上下及时抗旱保秋,积极进行秋田管理,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开展以抗旱浇灌和病虫害防控为主的秋田管理,确保了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

截至9月26日,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01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4.9%;秋粮已收获5732万亩,其中玉米4249万亩,占88.5%;全省已腾茬6780万亩,整地2116万亩。从目前的收获情况来看,我省秋粮今年有望有一个好的收成。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时下全省各地“三秋”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俗话说:“小麦要高产,种好是关键。”如何保证麦播顺利进行?

朱孟洲:目前全省上下农业专家及农技人员正深入麦播第一线,一方面搞好技术服务,落实关键技术措施,提高麦播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宣传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

为切实提高麦播质量,全省组织450万台(套)农业机械投入“三秋”生产,确保深耕率在65%以上,玉米秸秆还田率稳定在75%左右,水稻机收率达到70%,小麦机播率达95%以上。

制定了小麦播种技术指导意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见、测土配方施肥意见和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推广优质高产品种,落实麦播适用技术措施,引导农民做到适期适量适墒播种,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每到秋耕播种季节,农民最关心的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问题,在保障农资供应及农资质量上,农业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孟洲:针对今年秋粮收获期提前、“三秋”生产开始早的特点,我们提前谋划,及早安排部署,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切实抓好麦播技术指导和农资市场监管,全力服务麦播。为保证农资质量,进行了种子质量专项检查及种子检疫情况执法检查。开展农资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制售高毒限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和化肥的违法行为,加大对小麦种衣剂、拌种剂、土壤处理剂等农药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

目前,省内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供应充足。今年全省麦播需种量10亿公斤,可用商品小麦种子13亿公斤左右,完全能够满足麦播需求;预计全省麦播需肥量373万吨,目前肥料市场供应充足,肥料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