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机械化该如何发展?
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因素、土地资源状况等,这两大因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影响。
1.劳动力因素。
导致农业生产规模不经济,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在时间上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在空间上有较大的分散性,使得其对劳动力的需求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由于土地面积以至于可耕地面积的有限性,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必然造成土地的分散经营,土地规模因人口增长和农户的增加而越分越细。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没有土地的集中相配合,就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而小规模农业生产的成本必然会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当农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时,必然会造成农民少种地或不种地,甚至会造成耕地的弃耕,进而影响粮食生产,危及粮食安全,从而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阻碍农机化的实施。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用机械动力代替人畜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前提是城镇及乡镇企业能够提供相当的工作岗位,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民人均收入过低,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阻碍农机化的发展。农民收入包括农业产业收入和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以及国家对农户的政策性支付。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工农剪刀差现象严重。再加上现阶段农产品基本上已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伴随着农业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民进城打工越来越难,所有这一切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农户根本无法购置农业生产所必须的机械设备。但是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它所需要的农机品种多、数量大,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若农户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生产就会出现萎缩,大量农民就滞留在小块农田上,不能顺利地向二、三产业转移,由此严重地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土地因素
我国农产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经营规模狭小。虽然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分离,并且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得地块过于零碎,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因而导致小农经营的原始耕作方式仍在很多地方保持,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表现为:经营规模狭小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规模狭小也有碍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那么我国农业机械化该如何发展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4]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将是农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农机企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也是国内农机工业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严肃课题。为了能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效益,企业必须审慎对待自身行为。
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机化整体素质和效益。在农机化结构调整上:一是要坚持分类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二是要配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农业、牧业等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引导农民购置和使用适应农业结构调整要求的农业机械。同时,提高拖拉机和农具配套比,重点鼓励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大中型农机具和复式作业机具的发展,努力提高农机利用率和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在保持必要的农机装备数量增长的同时,注重农机装备质量的提高。
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创新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未来农机化创新的特点: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新技术、机具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关键技术,以及农产品分级、加工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高农机化技术水平。二是加强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农机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院校、大型农机企业的积极作用,优化农机科技资源配置。三是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生产、玉米收获及育苗移栽机械化、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粮食产地烘干、设施农业机械化、经济作物机械化、牧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和农用航空“十大”农机化技术。
推动跨区作业,使跨区作业向规模化发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是把分散的农机户与农机作业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有效地配置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为此,政府要高度重视,组织跨区机收指导工作要到位,使跨区机收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加快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地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加大反哺农业的力度,推动农业向社会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进行城镇化建设也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扩大对农机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