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都市生态农业:重塑现代都市中的农业尊严

重塑现代都市中的农业尊严

——洛阳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纪实

本报采访组

洛阳新人拍婚纱照,从来不缺取景地。或以雕栏玉砌的古建筑为景,廊腰缦回,巧夺天工;或用雍容富贵的牡丹花做陪衬,繁花绽放处,人面相映红。

而如今,洛阳城里新人们最倾心的拍婚纱照取景地,是散布于古都近郊的现代都市农业园,甚至连婚宴也搬进了园内。

农业园里,有何风景可入画,有何趣事可佐餐?

时值孟冬,记者赴河南洛阳寻找答案。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疑惑的解开,更感受到了洛阳都市生态农业千帆竞渡中,被重新塑起的农业尊严——迎合城乡多元需求,产业空间巨大;充满现代技术元素,突破资源瓶颈;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养胃、养眼,更养肺;最重要的,它切实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让务农成为一份体面的职业。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文明首萌、道学肇始之地,作为一产起步、接二连三、服务城乡的“六次产业”,洛阳都市生态农业的尊严首先来自于它是——

大有可为的大产业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人才、资金、市场和信息等要素的支撑,而都市里,科技发达、人才丰富、资金雄厚、市场广阔、信息充分。因此,当农业与都市相遇,催生出集多元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时,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三大产业“1+2+3式”的叠加组合,更有“1×2×3式”的乘数效应。

去年年初,河南省推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四大工程”,将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与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三山一滩”农业脱贫工程等一并列入其中。

为了做好都市生态农业这个大产业、大工程,2014年10月,河南省确定郑州、洛阳、开封等6市先行试点建设1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重点发展会展农业、创意农业、设施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和观光农业。

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洛阳调研时指示,洛阳农业要着重在特色农业上下功夫,通过特色农产品赚城里人的钱,赚有钱人的钱,从而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发展现代农业,洛阳市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来做;而都市生态农业,对于其中任何一篇文章而言,都是重要段落。

为此,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多次强调,洛阳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县建设,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县域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努力走洛阳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在洛阳这个古都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可以说是市民欢迎,农民高兴。只要政府规划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这两只手结合起来,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就一定可以挖掘出来。”洛阳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史秉锐的信心,既来自洛阳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优势条件,更来自于政府对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市场机制下形成的一大批优质项目。

“五山四岭一分川”,山岭薄地虽然制约了洛阳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但是却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殊为难得的多样性物种资源优势——在洛阳的山川丘陵之中,可以寻见全国80%以上农作物的身影。

要把优势条件,做成优势产业,须建立在农业结构调整基础之上。截至去年9月底,洛阳全市已累计投入结构调整资金3亿元,农业结构调整增幅累计达25%。2013年,洛阳特色高效农业产值达17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5.8%。

在“有形之手”作用之外,还需要一大批理念新颖、技术现代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将农业资源和都市需求连接起来。

采访期间,记者从洛阳市城区中心出发,驱车不足半小时,就来到了位于洛龙区西石罢村的洛阳国豫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花博园,这已是记者第三次来此采访。

2012年初来此地,公司总经理马建国还站在刚刚流转过来的土地上向记者介绍园区规划;2013年再访,连栋智能温室大棚里300多万株名优花卉已经怒放;这次三顾,国豫珍稀植物展览馆已成为洛阳市民近郊休闲游的热门目的地。

“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出效益,国豫的发展赶上了好时候。”马建国说。

都市生态农业风头正劲,“国豫们”自然鼓帆快行。国豫公司所在的洛龙区去年新增花卉苗木林果基地6300亩,其中,以国豫花博园、神州牡丹园、兰卉农业等为主的高档花卉生产基地“百花齐放”,争香斗艳。

不止洛龙,截至目前,洛阳全市都市生态农业项目总数已达938个,年营业收入26亿元,年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个,初步形成了“一圈、六带、多点”的都市农业格局:“一圈”即环城市区半小时车程都市农业圈;“六带”包括六条沿市区向周边延伸的休闲农业观光带;同时,围绕各个县城和分布在适宜发展都市农业区域的采摘园、高效农牧业示范园也“多点”开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