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主粮之路要靠科技引领

早在400多年前,马铃薯就已经来到了中国,并被端上了国人的餐桌。然而,400多年过去了,在其他国家早已成为主粮的马铃薯,在我国却一直与主粮无缘,偶尔被归类到“杂粮”的行列里,稍微与主粮沾沾边。马铃薯在中国的主粮之路,走得并不顺畅。

同样是马铃薯,为什么在国内外会有如此不同的境遇?究其原因,一是国内外的饮食习惯不同,中国人对主食的理解,多是馒头、面条、米饭和米粉,马铃薯更多地被当成了菜;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马铃薯全粉本身不含面筋蛋白,难以做成适合国人主食口味的面条、米粉和馒头,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长期以来加工工艺和技术的难以突破。

事实上,400多年来,喜欢吃马铃薯的老祖宗们也一直在为马铃薯的主粮化之路做努力,也曾试图突破马铃薯加工技术上的瓶颈,让马铃薯早日从“菜”变身为“饭”。然而,直到今天,伴随着农业科学家在马铃薯主食产品配方及加工技术和装备研发上的不断突破,才终于让马铃薯能有机会真正走上主粮的道路。可以说,正是科技创新为马铃薯的主粮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如今,加工技术的突破让大家看到,开发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已经具备可能。除了加工技术外,马铃薯专用品种的选育、单位面积马铃薯产量的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的深度开发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依然需要科技,需要我们的科研工作者通力合作,在品种选育、加工工艺、技术示范、营养评估等方面继续做出不懈努力。

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同样也在改变马铃薯的命运。我们期待,在科技的引领下,马铃薯的主粮之路将走得更好更远,马铃薯也能早日成为百姓餐桌上一道更受欢迎的健康主食。

吴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