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识别与防治

大棚栽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害,一旦发生可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该病的症状容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菜农不容易识别,很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对症防治。

症状识别

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叶柄、茎、瓜条等部位,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点,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干裂,形成穿孔。在严重发生时瓜条也会感染,近地面的叶片或瓜条最先发病并由此向上蔓延,瓜条感病最初表现为水渍状近圆形淡灰色病斑,后变为淡褐色。潮湿条件下病部也会产生乳白色菌脓;瓜条蒂部受害,严重时还可烂到种子上,有臭味,干燥后呈乳白色,并留有裂痕,严重时造成瓜条腐烂早落。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其前期症状与黄瓜霜霉病极为相似,应认真加以区别。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在叶背的多角形病斑会长出绒毛状紫灰色至紫黑色霉层,叶子上无粘液;若栽植高抗霜霉病品种,病斑呈近椭圆形或近圆形,同时病斑不穿孔(无孔洞)。如果分不清两种病害的症状时,可采摘1-2片病叶,用清水洗净,放入干净的塑料袋内,密封后放在温度适宜处24-48小时,查看叶背病斑处,如出现白色菌脓则为细菌性角斑病,如出现黑色霉层则为霜霉病;有时有的病斑处有白色菌脓,有的有黑色霉层,由表现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同时混合发生。

侵染循环。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是由一种假单孢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病菌在种子上或病残体的土壤中带菌越冬,土壤中的细菌靠灌水时飞溅传播,新产生的细菌靠风雨、农事操作、昆虫传播,病菌从伤口、气孔、水孔等部位侵入寄主,发生危害。当田间空气湿度达75%以上,气温18℃以上时便开始发病,湿度85%-95%,温度18-25℃时发病最重,流行快;湿度70%以下,温度18℃以下时,或温度高于35℃,低于12℃时不易发病。在高温多雨,地势低洼处积水,多年连作、肥水管理不严,特别是在大棚通风不良使湿度过大,产生的雾气在叶面上凝结成水膜或雾滴,这时极易发病。大水漫灌或过量浇水以及阴天浇水容易造成高湿环境而引起发病;为追求经济效益过于密植时,都易引起发病,危害加重。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如津春1号、津研4号、津优30号、津杂2号等品种抗病性强,表现抗病,优质和高产。2.种子消毒。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浸4-6小时,再催芽播种。也可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浸种2小时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种90分钟,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均可起到对种子的消毒作用。3.合理轮作。应将多种蔬菜中几个主栽品种,在大棚栽培中实行合理轮作,换茬种植,避免同科连作,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病菌量,使角斑病危害较轻。采用无病虫害育苗及高厢覆膜栽培,以大田育苗最好,保证苗期不带病,同时在定植时采用高厢覆膜栽培为好。4.科学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和复合肥料,使氮、磷、钾配比合理,以提高抗病力。大力推广无公害生产的专用肥料,以增强黄瓜的综合抗病能力。5.注意调温调湿。实施科学调控,严格调节温湿度,避免叶面产生水膜,这是棚室蔬菜防病的关键所在。合理调控的经验是:及时合理通风,使棚内温湿度保持在上午相对湿度65%-75%,温度25-30℃;夜间相对湿度80%-90%,温度15℃以下。常通过增施磷钾肥、喷施营养液等措施及时补充养分:一是结合浇水,随水冲施5%-8%的蔬菜专用肥水溶液;二是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6.物理防治。发病初或病害较为严重时,选晴好天气,上午给黄瓜浇水,中午密闭棚室,将棚温升至44-46℃,并持续2小时,然后缓慢通风,降温排湿。5-7天后重复1次,以杀灭病菌和促使病斑“钙化”。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的有效药剂有: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DT杀菌剂8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绿得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7%铜高尚悬浮剂400倍液,进行喷雾。或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和霜霉病同时发生时,可用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琥铜甲霜可湿性粉剂加水喷雾防治。注意喷雾要均匀,叶片背面也要喷到。当棚室操作造成植株会有大量伤口出现时,为避免病菌侵入,应及时对全田喷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