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审定通过水稻品种(黄淮粳稻部分)

2014年国家审定通过水稻品种(黄淮粳稻部分

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37

品种名称:徐稻8号

申请者: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徐21596/镇稻99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6.5天,与对照徐稻3号相当。株高103.1厘米,穗长16.4厘米,穗粒数137.1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5.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6.01%;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4%,垩白米率33.3%,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0%,胶稠度82.5毫米。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1%;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670.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9.4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7.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5%。

栽培技术要点:1.淮北地区手插稻5月初播种,机插稻5月22~26日播种。2.手插稻秧龄30~35天移栽,行株距25厘米×13.3厘米,穴栽2~3粒谷苗,亩基本苗6~8万;机插稻秧龄20~22天移栽,行株距30厘米×12厘米, 穴栽3~4粒谷苗,亩基本苗7~9万。3.亩总施纯氮量18~20千克,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5:3:2。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早施重施分蘖肥;穗肥分2~3次施用。4.浅水插秧,薄水分蘖,适时烤田,抽穗期保持浅水层,以后间歇灌溉,收获前7天断水。5.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38

品种名称:光灿1号

申请者:获嘉县友光农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获嘉县友光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粳6号//豫粳7号/黄金晴///东俊5号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粳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60.4天,比对照徐稻3号晚熟3.7天。株高99.6厘米,穗长14.8厘米,穗粒数134.8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6.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6%;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5%,垩白米率42.8%,垩白度4.4%,直链淀粉含量16.9%,胶稠度83.5毫米。

产量表现: 2011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试,平均亩产616.5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0%;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686.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1.4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6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8.0%。

栽培技术要点:1.黄淮麦茬稻区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大田亩用种量3~4千克。2.秧龄35天左右,栽插株行距14 厘米×28 厘米,每穴栽插3~5苗。3.一般亩施纯氮20千克左右,基肥50%~60%,分蘖肥30%,穗肥10%~20%;配合施用磷、钾肥。栽后7天追施分蘖肥,早施孕穗肥。4.薄水栽插、浅水护苗、活水促蘖、适时搁田、薄水孕穗,后期干湿交替,忌断水过早。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3

品种名称:津稻372

申请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育种者: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镇稻88/津稻1007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6.4天,与对照徐稻3号相当。株高94厘米,穗长18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穗,穗粒数131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4.6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0,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12.5%;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2%,垩白粒率26.3%,垩白度2.6%,直链淀粉含量17.6%,胶稠度78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8.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5%;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03.6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4.3%;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1.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9%。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7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1.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2.秧龄35天左右,栽插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株。3.氮、磷、钾、锌肥配合使用。4.注意干湿交替,确保有效穗在20万左右。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4

品种名称:阳光600

申请者:郯城县种子公司

育种者: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镇稻88/旭梦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4.6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8天。株高101.1厘米,穗长16.7厘米,亩有效穗数21.4万穗,穗粒数144.4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3.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4.03%,中抗稻瘟病,高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5.1%,长宽比1.8,垩白米率24%,垩白度2.5%,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2.4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7.6%;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24.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7.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7.8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稀播匀播,培育壮秧。2.栽插行株距25厘米×14厘米,每穴2-3苗。3.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补施微肥;早施促蘖肥,轻施保蘖肥,增施促花复合肥,酌施保花肥,喷施谷粒肥。4.浅水插秧,深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足水孕穗,浅水扬花,湿润壮籽,黄熟落干。5.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螟虫、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5

品种名称:新稻25

申请者: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者: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郑粳9018/镇稻88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5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天。株高103.9厘米,穗长17.5厘米,亩有效穗数18.6万穗,穗粒数163.2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3.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9,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2.7%,中抗稻瘟,高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5%,垩白粒率20.8%,垩白度1.6%,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2%,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国家黄淮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7.7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5.8%;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620.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0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7%。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7.7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1.黄淮麦茬稻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35千克。2.秧龄35~40天,宽行窄株栽插,株行距13.3×30厘米,穴插3~4苗,亩基本苗6万左右。3.多施用有机肥,适当配施磷、钾肥。4. 薄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孕穗至齐穗期保持浅水层,灌浆至成熟期浅水湿润交替,不宜停水过早。5.注意及时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6

品种名称:金粳818

申请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育种者: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津稻9618/津稻1007

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黄淮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55.4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5天。株高101.1厘米,穗长15.5厘米,亩有效穗数20.5万穗,穗粒数136.2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3.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1,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条纹叶枯病最高发病率6.9%;中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4%,垩白粒率19.8%,垩白度1.9%,直链淀粉含量17.8%,胶稠度80毫米,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产量表现:2010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3.0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2%;2011年续试,平均亩产597.4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1.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5.3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2.5%。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84.1千克,比徐稻3号增产3.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带蘖壮秧。2.秧龄35天左右,栽插株行距26.6厘米×13.3厘米,每穴栽3-4株。3.氮、磷、钾、锌肥配合使用。4.干湿交替,确保有效穗20万左右。5. 播前药剂浸种,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