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市场的变化


今年在调研玉米种子市场时发现,企业、农资经销店在玉米种子的销售上呈现出“五多”“五少”。

一是被包装的新审品种越来越多,农民认可的少。

在2012年、2013年审定的玉米品种中,河南省31个,山东省33个,河北省52个。为了吸引农民眼球,寻求“新”,种企把新审品种快速推入市场,大一些的种子经营店有100多个品种上货架,小的经销店也有40~50个品种上货架,农民进得店来眼花缭乱,并不认可“新”品种,仍然选购播种过的、比较熟悉的玉米品种。

二是砸价的品种越来越多,越便宜买家越少。

库存种子高企,市场行情低迷,营销进展迟缓,种企焦急万分。前几年,有的企业把种子销售演变成宣传战、促销战、价格战,个别经销商靠高返利、摸奖品、造噱头强占客户,但这种招数逐渐失去了作用。有的农民进得店来转悠一圈不买,临走还冒出一句:“啥时候降价啊?”让经销商心慌意乱。在质量同等的条件下玩的是价格战,一开始就砸价,谁贵谁剩货。只要有一家经销店砸价,其他经销店就像放水的闸门,每袋50~60元的降价5~10元,40元一袋的降至30~25元。最便宜的种子100元可以买6袋,基本的成本价。一家知名企业的“郑单958”标价20元一袋,15元也销售。在农民的“好货不降价,降价没好货”逆反心理下,品种越降价,购买者就会越少。

三是县乡经销商越来越多,店家收入逐年减少。

在种子市场,人们常说经销种子是个只赚不赔的生意,销售不出去的种子可以退货。因此,在乡镇经营种子的经销商有增不减,甚至邮递员也经营着种子。由于经营种子的人数众多,市场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经销商的收入急剧下降。据一位种子经销商说:”前几年好的时候能收入5万~6万元,如今效益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能赚1万元的利润也不错。”

四是套牌种子越来越多,真名实姓的种子少。

近年来,虽然农业部加大打击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但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并未绝迹。市场靠竞争,你不卖套牌品种别人卖。为生存,只能被逼着去卖套牌种子。有的农民也道出心声:“套牌种子表现不错,便宜的产量也不低,正牌的种子贵也不高产,谁还会买价贵的品种。”

五是买散籽的越来越多,小包装种子相对减少。

种子企业、经销商供应散籽已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散籽的质量也不差,价钱更便宜。从市场需求来说,由于质量不错价格也实惠,这使得不少农民对散籽情有独钟。所以在利润的诱惑下,有的农资店仍然在悄悄地销售散籽,更有甚者,有的经销商公开销售散籽。另外,有些种植大户也对小包装种子失去了兴趣。

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扩大,购买小包装种子有减少的趋势。对此,种子经销商忧心忡忡,担心有一天会被淘汰。有经销商建议,发展基层的农资产品连锁店、农业技术服务店,提高产品性价比,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求生机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