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打击粮食走私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014年,全国海关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集中力量对走私农产品违法犯罪活动实施打击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物资和特殊商品,粮食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目标。近年来,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国家在采取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的同时,在流通方面也采取了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同时,在部分主产区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在部分玉米、油菜籽主产区实行了国家临时收储政策。二是通过公开竞价拍卖政策性粮食等方式,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引导粮食市场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三是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粮油储备体系,通过储备粮油吞吐调节粮食市场。四是引导和鼓励产销区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的区域平衡。五是建立了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体系,保证在自然灾害、市场异常波动等特殊情况下的粮食应急保供需要。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粮食连续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内粮食产需总量基本平衡,库存较为充裕,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大米等粮食走私不仅是偷逃国家税收的违法行为,也会对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一是对国内市场粮价造成冲击。目前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比较明显,走私的粮食价格偷逃国家税收,入境后成本更低,对国内粮食市场造成较大冲击,加大了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的下行压力,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导致国内原粮和成品粮价格倒挂、产区和销区价格倒挂等问题,扰乱了国内粮食市场正常流通秩序,严重影响了国内粮食区域间有序流通,对国内粮食加工企业正常经营也带来了较大影响。二是影响国内粮食供求平衡。目前国内玉米、稻谷呈现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特征。走私粮食不纳入进口统计,大量走私粮食入境会加剧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大主产区收储压力,影响国家托市收购政策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效果。三是对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隐患。走私入境的粮食没有经过必要的检验检疫,在质量和卫生安全方面没有保障,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打击粮食走私对于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国内粮食流通市场秩序、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