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蔬菜新品种多数来自三亚育种基地
发表日期:2015-01-17 02:29AM 阅览次数:
眼前的场景,让上面这段《小苗的独白》,一下子跳出记者的脑海。这里是三亚,人们熟知的旅游胜地,殊不知也是农作物育种的天堂。内地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周期一般8年至10年,而三亚由于气候适宜,可以帮助将育种周期缩短为4年至5年。因此,全国各地的种子都奔这儿来,相互较着劲儿,比品质、争效益,期待着金榜题名。全国育成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中,七成都从这里萌芽。
北京共有48家科研机构在三亚耕种着6044亩育种田。眼前这100亩属于市农林科学院。一畦畦绿油油养眼的小苗已经钻出地皮,正在热带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恣意生长。
猫下腰,脚边这棵小辣椒苗被阵阵热风吹得弯了又直,柔弱中带着股子韧劲儿。一旁的标牌上写着它的编号——“300”。技术员介绍说,这儿有800多辣椒苗,都在试验中,入选后才能获得正式的命名;如果落榜,这编码就是它们曾经短短逗留世间的唯一明证了。
“我们为每一种蔬菜都制定出了基础标准。”技术员说,比如辣椒、菜椒的选苗基准,就包括它的抗病性、坐果率、产量、甜度等等,达标的才可以进到下一轮。然后,同一作物的苗之间,就要相互进行比拼了。看谁的抗病性更强,谁的坐果率更高,谁口感更好……就这样,连年不断,一轮一轮比下去。
“最终我们会选出综合素质最棒的品种,输送回北京,推广种植。”技术员说,本市现有的高产、抗虫害,可以少打药甚至几乎不打药的迷你白菜、水果黄瓜等新品种,都是这样经过三四年的时间,一点一点选出来的。
一年间,技术员们每天都要蹲在苗田里,一株一株去对比。同等条件下,谁的叶片先被虫子蛀了,淘汰;谁的主干歪斜得厉害影响着光了,淘汰;谁的果实老出歪瓜裂枣商品性差,淘汰……
北京人近几年刚吃上的耐热、抗病白菜新品种,就是这样在三亚选育出来的。技术员告诉记者,他们利用三亚高温多雨、高湿的海洋性气候进行筛选,每年8月底到10月这段时间,专门鉴定耐热、抗黑腐病、炭疽病、霜霉病和软腐病的白菜品种,眼下咱老百姓常吃的新京夏4号、京夏5号等,就是这么优中选精育出来的。
不仅仅是白菜,如今顺义、平谷、昌平、房山、大兴等蔬菜主产区内的主栽品种,如京甜3号甜椒、京红栗南瓜、京葫系列西葫芦等,都是当年经过几轮优胜劣汰下来的佼佼者。
直起身,前后左右望过去,和小小的“300号”一样,园中身旁插着标牌的小苗数以千计。星星点点的人散落其中,反而显得渺小了许多。“这些小苗,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兴许没一棵能进得了北京,全都回到土里做肥了。”技术员说道,“它们小,但不渺小。它们都干着分内的事,都努力了,都有意义。”已经大半年没回过家的技术员遥望着北方,颇有些感慨。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