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星:新品水稻育种“守望者”

在水稻育种事业领域,世界知道中国有个袁隆平。

而在唐山,也有这样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以朴实无华的行动,默默地履行着一个研究员的职责。

他就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研究员张启星。近30年,他一直从事水稻资源、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新品种配套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推广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选育出13个水稻新品种,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1个品种获得国家“后补助”,1个品种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冀糯1号和冀香糯1号填补河北省空白。

凭借在水稻领域的研究成果,2014年,张启星被市政府授予2013年度唐山市科技创新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二十九年稻田里的水稻情深

有一种事业,必须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挥洒汗水,必须在浓密的禾苗中来回穿梭,必须卷起裤管不怕沾上一身泥巴,这就是水稻育种事业。1986年,张启星从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工作,从此便干一行、爱一行,在水稻资源、新品种选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一干就是29年。

期间,数不清有多少次,为了攻克一道道难关,他总是一连很多天一头扎在试验田里,和泥土、和秧苗打交道,潜心研究,乐在其中。面对试验中的一次次失败,从不轻言放弃,而是汲取教训,努力找到问题所在,积极改进。通过反复的试验观察,结合数据分析,及时总结出规律,开始新的尝试……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精神和劲头,从1986年至今,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业部、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市科技局等项目41项;先后选育出13个水稻新品种,冀糯1号和冀香糯1号填补河北省空白;作为第一完成人,制定出3个地方标准,并参加编写《中国水稻遗传育种与品种系谱》等6部专业书籍,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

孜孜不倦为农民培育好稻谷

投身水稻工作29年来,张启星取得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所获的各种荣誉更是接踵而来:

1997年至今,担任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稻类审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为该所党总支委员、科研支部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水稻新品种选育首席专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头衔”:北方稻作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北方水稻》杂志编委、唐山市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专家等等,被河北省农业厅聘为“河北省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河北省农业科技推广专家委员会麦稻组副组长。

然而,对张启星而言,这些成绩已经属于过去,他接下来还有很多目标,还要带领团队实现更多的科技梦想,为农民朋友们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稻种。为此,他仍在不懈地努力着——

现主持河北省财政专项“耐盐优质稻和特种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省农科院“耐盐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筛选与创新”、省开发办“耐盐品种垦育88示范”、河北省、唐山市“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国家两组区试及河北省区试等课题。与国家粳稻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农科院合作课题2项。

目前,针对河北省水稻生产现状,他开展适合机械化栽培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和特种稻新品种选育工作,其领导的课题组在香型大米、香型糯米、糯米选育上实现了质的飞越,3个香型大米亩产量达到600至700公斤,实现了香型大米超高产,1个香型大米外观、食味品质显着优于五常“稻花香”,且产量提高2至3倍,糯稻品种在保证高产优质前提下解决了抗条纹叶枯病难题,实现了新的突破。有9个品种参加国家或河北省水稻区试,为今后河北省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品种支撑。 (环渤海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