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距科研“落地”有多远

去年台风“威马逊”和“海鸥”来袭,经受了海水倒灌的“海稻”依旧长势良好,引来媒体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种稻谷是由野生水稻培育而成,耐盐碱性、耐涝程度极强,还有人戏称其为水稻界的“战斗机”。然而,海水稻的研究发现者之一陈日胜历经28年的研究繁育成果,究竟离“落地”还有多远?从试种到推广,又有哪些值得注意之处?

海水倒灌易发地区,农田经过海水浸泡会出现盐碱化现象,种植海水稻可缓解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海水稻并不需要真正用海水来灌溉,在含盐量0.3%~0.6%土壤中能正常生长,但也并非“越咸越好”,否则会加重土地的盐碱化程度。海南海边鲜少有荒地和滩涂地,相比之下,海水稻更适合在江苏等盐碱地、滩涂地较多的沿海省份大面积推广。

其次要提及的是种子的纯度和种质资源的保护问题。如今国内市场上假种子泛滥成灾,怎样的海水稻才是纯正可靠的,不仅需要加强监管,还需要农户有更加敏锐精确的辨别能力。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水平的海水稻,既然有世界性意义,其科研成果更需要世界性的保护。 (李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