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奖奏响改革强音 惠及国计民生



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载誉而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于敏荣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年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奖励了一大批在我国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获奖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

盛誉背后,人们也对国家科技奖的激励导向和评审过程产生了好奇,期待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以‘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为重点,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扎实推进科技奖励改革。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进一步强化了政策导向作用,突出对成果质量和水平的评价,加强对科研诚信的引导,加大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完善全流程监督制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表示。

优化结构 强化科技奖励导向

首次改变固有的指标分配格局,形成动态调整机制;最年轻的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年仅35岁;明确规定同一年度每个人只允许作为1个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明确规定提交的授权发明专利最多不超过10项;要求报奖人提交知识产权共有人的知情同意证明和不同单位间的人员合作关系证明……一系列新改革、新现象,体现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的激励导向。

据了解,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强化了政策导向作用。为从源头发力提高奖励质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加强对推荐单位的考核和动态调整,首次对连续3年获奖数为零的推荐单位不直接下达推荐指标,改变了固有的指标分配格局,形成了动态调整机制。鼓励优秀学术团体提名推荐。鼓励我国驻外使领馆和国内有关单位推荐国际科技合作奖。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的国际科技合作奖共推荐29项,涉及21个推荐单位,其中包括5个驻外使馆,是历年来推荐数量最多、推荐范围最广的一次。

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强化对潜心研究的引导。针对频繁报奖、搭车报奖的问题,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明确规定同一年度每个人只允许作为1个项目的完成人参加国家科技奖励的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获奖项目中,从立项到结题的平均时间为10.7年。研究时间最长的项目从1961年7月开始到2010年3月结束,历时49年。

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针对盲目追求发明专利数量的现象,明确规定提交的授权发明专利最多不超过10项。

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针对占用他人成果报奖和拼凑报奖的问题,要求报奖人提交知识产权共有人的知情同意证明和不同单位间的人员合作关系证明。

国家科技奖继续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导向。鼓励40岁以下青年科学家通过同行专家提名推荐自然科学奖,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机会。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7.3岁,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7.9岁,国家技术发明奖46.4岁,国家科技进步奖47.4岁。

此外,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还加强奖励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充分发挥科技奖励的辐射作用,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

“多年来,国家科技奖在营造创新氛围、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也希望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优秀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的今天,通过改革及时调整科技激励导向,激励科技人员继续勇攀科研高峰。”陈志敏表示。

规范程序 推进评审组织改革

陈志敏介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技奖的评审工作。经130多个推荐机构或有资格的专家推荐,国家科技奖励办审查受理,从4万多名评审专家中随机遴选专家进行网络评审或审读,评审组会议对通用项目进行初评,再经过各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最终由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进行颁奖。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还需报请国家主席签署。推荐评审工作全程接受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为了加强社会监督,推荐、受理、初评等环节都向社会公示。

据悉,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审组织工作又有一些新调整、新特点。

在连续4年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的基础上,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会期间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两院院士和专家学者代表到评审现场旁听,增强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随机遴选评审专家,专家姓名以编号代替,随机分派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与评审专家仅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交互等措施,对评审专家名单严格保密,减少管理环节泄露评审信息的风险。

继续坚持一天评审制,全面实行视频答辩。对参评项目较多的评审组进行拆分,保证会议评审一天完成。全程录音录像,建立影像资料档案,确保评审环节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强化自然科学奖小同行审读和海外专家函审。参加网评的自然科学奖项目细分为若干个审读组,每组有若干专家参与评价并撰写审读意见。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对通过初评的所有自然科学奖项目,实现了海外专家函审的全覆盖。

加强专家培训,严格评审规范。对专家进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初评事项说明及要求》培训,使项目答辩、评议和投票环节更加严谨高效。

开展行业咨询试点,提高奖励公信力。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选择了农业、环保等行业作为试点,邀请行业管理部门和学术团队对通过初评的项目,围绕其技术创新的先进性、代表性以及是否存在影响获奖的重要问题征求了书面意见,供评审委员会参考。

2014年,对参加初评的1115名专家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99%的专家认为近年来科技奖励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其中57.4%认为成效非常明显。

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惠及国计民生

据悉,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受理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总数与2013年基本持平,三大奖比例大体保持在15%、25%、60%,体现了优化结构的目标要求。这些获奖成果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并紧跟时代步伐,呈现一些新亮点。

信息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其中,国防科技大学“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提供了重要手段,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清华大学“透明计算”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操作系统的限制,对解决操作系统长期受制于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能源、化工领域重特大成果丰硕。备受国人关注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实现了从浅水到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对维护国家领海权益、实现深海资源开发、开启中国深海时代具有重大意义。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带动了甲醇制烯烃新兴产业的快速形成,为我国石油替代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前沿成果。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方面的重要发现,被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香港科技大学在电流变液理论研究和材料制备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电流变液技术走向应用变为现实。

环保领域成果迅速增长。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环保领域的推荐项目和评审通过项目数量比上年翻了一番。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8个推荐项目评审通过4个,反映出科技界对环境质量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举国体制、协同创新”在公共卫生领域成效显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27家单位共同攻关,有效防控了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流感大流行的有效干预和控制。

支撑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一批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优秀成果获得奖励。河北省推荐的关于辣椒天然产物高值化提取分离项目、山东省推荐的花生品质与标准化栽培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关于中药材生产和土壤修复的项目均为支撑我国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防与国家安全领域科技自主创新成果显著。2014年,从空间侦察与空中防卫,到海面与水域巡防,再到地面作战与工程防御,以及军事指挥和单兵作战方面都涌现出一批优秀成果,满足了我国重点方向的战略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