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种子:无专利时代的来临和挑战

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刘定富编译

摘要:转基因技术催生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已进入第20个年头,首批转基因专利开始失效,这开启了转基因种子的无专利时代,美国阿肯色大学释放了首个无专利抗农达大豆品种,但也面临若干监管政策方面的挑战。

农民可以留种

转基因作物的培育、测试、监管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所以这些作物申请专利保护,以便研发者能收回投资,这并不值得惊讶。种植这些作物的农民通常要支付技术使用许可费,并签署限制他们留种的协议。现在,阿肯色大学已经投放了一个没有技术使用费、无需签署许可协议的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品种。农民可以自由留种、种植,无限循环。这是可能的,因为大豆的第一代转基因性状——抗草甘膦除草剂农达的专利已经过期。专利失效或开源的转基因作物时代已经来临,但是实际上仍有一些挑战。

阿肯色大学的故事

阿肯色大学农业系释放了第一个抗农达大豆品种。该系大豆育种家陈朋英(译音)说,该品种名为UA 5414RR,既有抗农达大豆容易控制杂草的优点,又没有技术使用费增加成本,种植者还可以在每季收获时留种供来年种植。

陈朋英说,孟山都第一代抗农达产品的专利将在2015年3月失效,该公司与公共育种项目包括陈朋英负责的阿肯色项目分享育种材料。他说,UA 5414RR满足了那些既想使用农达除草技术而又不想支付较高的Roundup Ready 2 Yield技术成本的种植者的需求。

他们继续解释道,该品种比该地区最好的品种减产7%,但对农民的好处是,相同的除草技术而没有技术使用费,能自己留种对有些农民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民也有吸引力。

2013年,最高法院有一个案件就是关于农民是否可以购买谷物升降机上的转基因大豆种子种植而无需许可协议。鲍曼诉孟山都案一致赞成孟山都公司的立场,意味着这种做法不合法。鲍曼争辩说,他只是第二次种植这些大豆,在冬季到来之前,它们有可能成熟,也有可能不能成熟。若购买转基因大豆种子,成本太高了。这一新品种的出现,意味着对像鲍曼这样希望减少高风险、低利润大豆的种植成本的农民可以这样做了,运用他们已经习惯了的杂草控制技术。

专利的目的

专利的目的是通过允许发明人能暂时性垄断他们的发明获利而鼓励人们投资开发新技术。但是,当应用于能自我繁殖的生物(和其他可复制的发明)时,便可以导致一些技术本身之外的问题。

一项专利保护的电脑芯片技术意外地应用于另一家公司的产品,这是不常见的事情;但是,专利保护的种子则可因授粉、混杂和风力等原因而经常发生。现在还没有可考证的案例表明,农民在他们的田里偶然种植了少量混杂的转基因作物而遭到起诉,但是如果一家公司试图这样做就是很愚蠢的,而且容易导致转基因作物风险。当前有关该技术的辩论中也广泛涉及对公司专利产品的研发限制。这一大豆新品种可以把技术本身的问题与我们用来激励技术研发的专利制度分隔开来。

转基因作物(和少数常规技术培育的品种)所用的专利都是“实用新型专利”。许多专利和转基因作物的问题可能源于这样的事实,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是在严格赔偿责任基础上来判断。这意味着它不管专利侵权是如何发生,发生了多少 ,只要发生便是侵权。

一些转基因作物和专利的批评家试图通过废止严格责任,来防止此类诉讼发生。显然,农民田里几株混杂植物并不影响专利鼓励创新的目标,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确保将来无人滥用专利法的这些技术性问题。

在植物育种领域,实用新型专利并不是唯一的知识产权形式,还有植物专利和植物新品种保护,它们也能保护开展杂交、选择和培育该植物本身遗传背景的育种家的工作。植物品种保护允许农民留种,但仅限于自用。这一大豆新品种有可能但尚未确定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所以用这些种子繁殖可能仍然需要得到阿肯色大学育种家的许可。这一大豆新品种表明,无专利转基因作物可用于培育有价值的新品种,但是还必须有人释放一个具有无专利转基因性状的公共品种,使之成为真正的开源转基因作物。

公共开源转基因作物的现实挑战

为了公众利益的无专利开源转基因作物的前景令人振奋,这也是专利制度预期的正确结果。然而,这些无专利转基因作物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可能危及它们被继续使用的风险,即出口市场许可的失效。这一点不广为人知,但是如果开源转基因作物成为现实,这一问题必须迎面解决。

性状专利过期后留种的最大障碍不是该技术的开发人,而是所在国家和其他国家的监管制度。美国的许多主要出口市场对一个性状仅仅许可有限几年。一旦许可到期,该性状的开发人必须向监管部门再次申请许可,这意味着要花钱做更多的研究,并向监管机构提交数据。同样地,像Bt 作物之类,美国环保署也需要更新和提交新数据。

所以,专利一旦失效,农民开始留种,谁来继续保持出口市场的监管许可?谁来向环保署提供数据以继续使用专利失效的性状?如果出口市场没有监管许可,美国环保署登记没有维持,我们就可能会看到这些性状的利用计划中途夭折。

任何培育转基因作物的公共研究项目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虽然这类项目最初的培育、管制和许可都能取得,但永久保持可能是一个挑战。

虽然公共资源捉襟见肘,但目前性状的主要受益者农民的共同资源可以使我们能够保持这些许可。目前,抗农达性状的开发人孟山都已承诺将大豆中的第一代农达性状的许可保持到 2021 年,这给了我们约 7 年的时间。

回头谈专利的目标,正如Ramez Naam 所说,“发明者获取暂时的垄断来回报他们的研发,但作为交换条件,社会得到他们发明的永久常利益”。但是,根据当前的状况,永久的利益可能因许可的失效而变成非永久。如果我们要将无专利的转基因作物转变为能持续的公众、开源和新的专有品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译者的话
转基因技术催生了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已进入第20个年头,首批转基因专利开始失效,这开启了转基因种子的无专利时代,美国阿肯色大学释放了首个无专利抗农达大豆品种,但也面临若干监管政策方面的挑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似乎可以做两件事,一是育种家们利用美国失效或即将失效的转基因专利培育适于中国的新品种,二是转基因监管部门梳理调整有关监管法规,消除利用失效转基因专利的监管障碍。通过这些努力,共同推进中国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

原文链接:
http://www.biofortified.org/2014/12/off-patent-gmo-soybeans-what-happens-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