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发现大豆耐盐基因!
最近,来自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在大豆中确定了一个特异性基因,对于大豆作物改良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我们有望培育出更好适应土壤盐化的大豆品种。
本项目首席研究员、阿德雷德大学副教授Matthew Gilliham说:“从种植面积和收获量的角度来说,大豆是世界第五大作物。但是许多经济作物对土壤盐化很敏感,这可能对作物产量造成重大损失。”
“最糟糕的是,受盐渍影响的农业土地面积迅速增加,预计在未来的35年内会翻倍。发现提高作物耐盐性的基因,将是我们改善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邱丽娟(Lijuan Qiu)教授和关荣霞(Rongxia Guan)博士,对几百个大豆品种的遗传序列进行检测之后,确定了一个候选的耐盐基因。然后,阿德雷德大学Waite校区ARC植物生物能源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个基因的功能。
邱教授说:“最初,我们通过比较两个商业品种发现了这个基因。我们非常惊讶和高兴地看到,在其他一些商业品种、老的驯化大豆品种甚至野生大豆中,这个基因也赋予作物耐盐性。
“在无盐渍地区培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这个基因似乎是缺失的。这使得许多新品种更易受目前世界各地快速增长的土壤盐渍的影响。”
通过识别这个基因,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些遗传标记用于育种计划,以确保未来将生长在易发生土壤盐渍地区的大豆品种可以保持耐盐性。
副教授Gilliham说:“这个耐盐基因发挥作用的方式,与我们了解的其他耐盐基因不同。现在我们可以使用这一信息,在不同作物(如小麦和葡萄藤)中寻找相似的基因,以选择性地培育高耐盐性的作物品种。”
本研究得到了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的资助支持,相关研究结果以专题文章的形式发表在最近的《The plant JouRNAl》杂志。
作者: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