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专家张秀荣

根植田野的“芝麻花”
----记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芝麻花
本刊编辑部

6月初的一场大暴雨过后,天空变干净了,阳光显得格外强烈。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基地的一片试验地,一个星期前播下的芝麻种子,已经长出了小苗。芝麻专家张秀荣来到试验地观察苗情。“还好,没有渍水。长江流域、江淮等主产区芝麻生育期正值雨季和汛期,渍害是影响芝麻生产的主要危害之一,因此排水很重要……”张秀荣打开了话匣子。虽是雨后,但骄阳下,炽热依旧。张秀荣身着长袖衣裤,带着宽檐草帽,全身裹得严实,但长期风吹日晒的侵蚀,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了印痕。
张秀荣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芝麻学科团队首席专家。1982年,21岁的她从山东农大毕业,先在德州市农业局工作,1987年调到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从事芝麻科研工作。她先后获得过湖北省“五一”巾帼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在芝麻科研一线的27年里,她几乎没有穿过漂亮清爽的裙子,“不是不喜欢穿,因为要下地,没有时间穿,只有去欣赏别人了。”张秀荣笑着说。
很多人认为,芝麻是小作物,难有大作为。她直言不讳的说“只要坚定为农民、农业服务的信念,不论产业大小,都能干成事业”。1995年,34岁的张秀荣担任了芝麻种质资源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面临着缺人少钱的困难。作为年轻的课题组长,她主动揽起重活,奔波在实验室、试验地、示范田之间,用勤奋弥补人手不足等困难。
在她的带领下,课题组逐渐走出困难局面,固定人员从2人发展到6人,还有一支包括研究生、客座研究人员等在内的流动科研队伍。课题组先后承担了国家、省部级及国际合作等研究课题2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6项,育成优质芝麻新品种15个,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张秀荣敢闯敢拼。1996年,张秀荣瞄准航天育种技术,优选芝麻亲本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经太空诱变后,育成了中芝11和中芝13两个芝麻新品种,为我国芝麻新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被一些媒体评价为“市场抢手货”的中芝13,具有“三高一广”的突出特点,即高耐湿、高抗病、高产和广适应性,在长江和江淮流域主产区广泛应用,全国累计推广1 200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6亿余元,2011年同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现今仍是主产区主栽品种。
张秀荣对看准的人才大胆引进培养。王林海是张秀荣于2010年引进的博士之一,在张秀荣的指导下,王林海很快成为课题组的科研骨干,并作为第一完成人培育出一个芝麻新品种,开始在芝麻科研中崭露头角。王林海博士介绍说,张老师育成的品种深受农民青睐,“立地”转化率在全国芝麻同行业中名列前茅,新品种增产率达到10%~20%,促进了芝麻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单产提高,为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
中芝13等品种的“立地”,为张秀荣带来了看得见的成绩,但她还有新的目标,那就是“顶天”。
张秀荣告诉记者,芝麻是世界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营养十分丰富,其特有的抗氧化成份芝麻素具有治疗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我国虽是芝麻主要生产国,但产量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年,随着芝麻消费量逐年增长,我国消费缺口达50%以上。
“我们将课题组成果转化获得的直接经济收入返补科研,深入开展芝麻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芝麻产量、含油量奠定基础。”张秀荣说。
目前,张秀荣领导的课题组在芝麻优异种质鉴定评价和重要基因发掘、耐湿性研究、芝麻基因组研究等方面已跨入了世界前列。特别是今年刚刚完成的芝麻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工作,破译了芝麻高含油量和特有抗氧化、抗衰老功能性成分芝麻素的形成机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Genome Biology》上。
“我们希望和全国同行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单产和含油量,力争8~10年内使我国芝麻产油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基本满足我国芝麻消费需求,让小小芝麻香飘万家。”谈起芝麻产业发展前景,张秀荣表达了美好愿景。
针对现今芝麻品种高大株型特点与当前轻简化生产、密植习惯不相适应的情况,她提出了利用矮化、紧凑基因资源开展芝麻“理想株型”育种的新方向,通过协调芝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期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在重点攻克芝麻机收的科技难题上下功夫,已取得一些新的进展。
“孩子已留学回国工作了,不需要我操心。趁着身边没什么负担,我还可以大干几年。”张秀荣壮心不已。“我今年53了,女同志55岁就到退休年龄了。退休前多引进几个人、培养几个人,也算是重要贡献。”
巾帼不让须眉。张秀荣是“顶天立地”的“女汉子”,更是一朵根植于田野的美丽“芝麻花”。

《农业科技通讯》2014年第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