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农民增收引擎
政府7项举措大力度推进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升级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农民增收引擎
本网讯(记者 郑惊鸿)福州茉莉花茶这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福州农民增收引擎,2014年福州茉莉花茶出口单价位居全国最高,比全国茉莉花茶平均出口单价8美元/公斤高出8—62倍,花农亩增收1.3万元,茶农亩增收1800元。这是记者1月5日从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感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魅力《茉莉韵》座谈会”上获悉的。
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早在汉代,茉莉从西方经海上丝绸之路传到福州,逐渐形成了“山上种茶树,沿江植茉莉”的传统,成为古人利用地理条件发展农业的典范。北宋时期福州茶农开始从香道、茶道这两种保健方法中将茉莉花与茶有机融合,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成为贡茶并备受皇家以及文人学士推崇而成为接待外国使节和赏赐的礼品,被誉为“中国春天的味道”。为使这个人类共同的遗产发扬光大,近年来福州市政府下大力气扶持发展福州茉莉花茶产业,2012年出台了福州茉莉花茶保护规定和福州茉莉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启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被誉为佛家天香、农业的活化石的福州茉莉花茶2013年成为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4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如何保护这个活态的农耕文明,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让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农民增收引擎?福州市政府把做大做强茉莉花茶产业作为生态美、农民富的一个战略举措来实施,2012年以来实施7项举措全力推进福州茉莉花茶产业的大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加强生态茉莉花园、茶园基地建设,建立起了一批集旅游、生态加工为一体的茉莉花茶产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推进茉莉花茶清洁化加工技术改造,健全茶叶检验检测体系,制定福州茉莉花茶金字招牌管理细则,由农业局、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福州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共同监督管理;建设全球茉莉花种质资源圃,扶持培育良种基地,对新植茉莉花基地每亩补贴2000元;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建立福州茉莉花茶科技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邀请全国一流专家共同研究茉莉花品种资源和品种创新、精深加工等综合利用和茉莉花茶技艺传承、人才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深耕全产业链,对获得HACCP认证、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企业,及自有茉莉花基地1000亩以上,茶园基地3000亩以上的龙头企业,同级财政按其新增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返还;建立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组建茉莉花茶专业合作社,构筑茉莉花、茶农、加工企业、销售企业横向联合利益共同体;实施文化兴茶战略,加大市场开拓,挖掘整理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资源,通过研讨会、茶道茶艺表演、摄影大赛以及福州茉莉花茶中国行、世界行等活动,让世界了解福州茉莉花茶。三年来福州市政府以生态战略、文化战略、品牌战略,融合一二三产业形成“第六产业”的茉莉花茶全产业链,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让农民真正从这个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中受益。
2014年是福州茉莉花茶“深耕”后的收获时节,在201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福州茉莉花茶品牌价值达到23.26亿元,被认定为最具经营力品牌;得益于产业升级与品牌效应,尽管2014年我国茉莉花茶出口平均单价仅为8美元/公斤,但福州茉莉花茶出口单价达到历史新高,茉莉银毫出口单价65美元/公斤,茉莉龙珠(三春)60美元/公斤,茉莉针王500美元/公斤,花农、茶农因此也受益:福州茉莉花单价由2012年的14元/公斤提高到目前40元/公斤,按照每亩产量1000斤计,花农亩年增收1.3万元,而头春龙珠茶坯单价由2012年的210元/公斤提升到目前的520元/公斤,茶农亩增收入1800元。2014年,福州辖区茉莉花种植1.5万亩,茶园14万亩,茉莉花茶产量1.1万吨,产值22.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