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主粮种子转基因松土尚不可进行商业化种植

“转基因”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农业的禁区,但现在这一禁区似乎在“松土”。

日前两家科研院所研发的一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两个水稻品种重新获得农业部的安全证书。

转基因水稻、玉米重获安全证书

1月5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该校水稻团队研发的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再次获得由农业部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该安全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自2014年12月11日至2019年12月11日。

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也获得了安全证书。

这三个品种均于2009年8月获得过安全证书,是中国首批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主粮,但其安全证书均于2014年8月17日到期。

其实,对转基因的“松土”早前就已有所体现。去年12月,美国杜邦公司就曾表示,中国已批准进口杜邦先锋的一款转基因大豆产品。而另外一个美国公司先正达也宣布其一款转基因玉米已获批进口。

商业化路途仍遥远

中国对转基因技术非常重视,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批准设立了转基因的重大专项,鼓励转基因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去年农业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定向委托方式由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牵头申报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研究课题。

但这仅限于科研层面。到目前为止,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生产。

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网表示,主管部门对转基因产品的研究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但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对转基因产品的推广则秉持审慎态度,安全审批也十分严格。

以华中农业大学重新获批的两个产品为例,这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都是续申请获得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早在1999年,农业部就受理了这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的安全评价申请,但真正审批下来却用了11年的时间,直至2009年8月17日颁发安全证书。有效期为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

到期后,该机构又重新递交续申请,续申请进一步充实了环境安全评价数据,增加了两代动物繁殖试验数据,这些都是为了证实这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品系生产应用的安全性。

尽管转基因水稻重获安全证书,使得其商业化种植成为可能。但作为“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主要研发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指出,即便获得了安全证书,如果农业部不颁发商业化许可证书,那他们依旧会面临过去5年同样的问题:转基因水稻既不能往产业化走,也没有公司能够接手生产。

根据《种子法》等的相关规定,转基因主粮要进行商业化种植需先取得安全证书,再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等商业化许可证书,方能进行。不过目前中国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主粮同时拥有这些许可。

而农业部也对此次安全证书续期成功做出回应称,“并不意味着将加快中国转基因主粮的推广进程。中国将继续对转基因作物采取大胆研发和审慎推广的态度,逐步批准转基因非食用作物、非口粮作物与口粮作物。”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去年12月在农业部召开的介绍粮食生产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明确表示,对转基因产品将遵循“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线路稳步推进,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才是主粮作物。

从中国已批准的转基因产品棉花和木瓜来看,对照上述路线图,中国转基因之路尚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因此可预见,作为主粮作物,玉米、水稻的转基因商业化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