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企发展要先强后大,“软”“硬”兼施

以优胜劣汰为法则的种业市场,12年时间异军突起了一家民族种业企业——吉林省平安种业。2013年,平安种业成为注册资金亿元的种业企业,全国种业企业排名为第28位。回顾12年公司发展的历程,总裁王琳说:“种业企业要先自立、再做强,然后联合,这样才能发展壮大。一个种业企业想谋求发展,首先得做强,不做强也不可能做大。有了好产品,加上多种营销手段和先进的服务理念,产品才能在市场上有更好的推广效益。”

“科研是一个种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这句话多次出自王琳口中。王琳认为,一个企业的壮大,要从“软”、“硬”两方面入手,缺一不可。公司在甘肃、新疆、内蒙古、吉林等地建立了8万亩制种基地,在吉林榆树、辽宁彰武和内蒙古通辽建有配套完善的种子加工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完善的硬件设施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基本保障。“硬件靠资金就可以解决,而软件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点所在,体现在科研力量、营销模式、售后服务等环节。”王琳说。

王琳认为,种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种业科技的发展,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要有自己的科研队伍,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物品种。2002年,公司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民营农科院即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下设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蓖麻、杂粮、园艺等学科。多年来,平安种业建立了吉林榆树、辽宁沈阳、内蒙古通辽、海南三亚4大育种中心,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2个网络化品种测试站。如今,公司科研力量日趋壮大,科研人员达到60多人,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超过千万元。“仅科研经费一项的投入,就占到公司每年利润的近一半,这也是平安种业在种业市场立足的最突出优势。”王琳说。同时,公司吸收了一批从国外“取经”归来的科研人员,并且在欧洲建立了一个育种工作站,国外优秀的育种资源和理念可以及时应用到国内育种工作中,实现了与国际育种新趋势的“无缝对接”。目前,平安种业年测试能力达10万个玉米新组合,玉米每年授粉量在30万份以上,育种筛选能力和育种强度逐年增大。

在营销模式方面,平安采取直销模式、渠道模式和网络销售三种模式并举的灵活营销手段。在传统的营销手段上,公司在吉林省当地设立了12个直销大厅,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黄淮海设有销售区,有销售代理商1700余家。王琳说:“电子商务销售已开始进入农村千家万户,建立或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络营销渠道,可以利用网银订购、物流配送实现资金流和商品流的节约与便利,配合个性化服务实现产品的超值化体验。”

也正是由于十余年来坚持不懈地投入和研发,平安种业已形成了玉米靶基因系统工程育种、水稻粳稻二系三系杂交育种、蓖麻矮化和不育化育种三大优势学科,经营和自主研发的农作物品种涵盖玉米、水稻、高粱、蓖麻和杂粮五大系列5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已经超过4亿元,成为“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农作物种子公司。

王琳说,国内种业经营发展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低价销售死路一条。种业要发展前进,品种的价值必须不断地提高,即种子的销售价格要高,要合理。种业只有不断提高种子质量和技术服务,才能高价销售,实现品种的价值。为此,平安种业将大力推进玉米商业化育种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平安种业科研学科体系建设,建立平安种业科研产品的市场提升及审认定管理机构,强化公司科研产品的管理。逐步实现公司科技信息化管理、营销全程信息化管理,与时俱进,以高质、高效,好品牌、好服务自立、自强,联合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