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米开始去“镉”试验探索
投资10多亿元的湘米去“镉”试验,是国家修复治理重金属耕地的探路之举,其举措多有争议,也备受期待。2014年11月15日,长沙曙光环保公益中心(下称“曙光环保”)披露,在涉及湖南10个地市的79个农田稻谷样品中,镉的平均值整体超标。大米如何去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采样方法有争议
2013年8月,刚创办不久的曙光环保启动了湖南重金属污染调查项目。调查范围主要在湘江流域的重点工矿区,共收集164个样品,包括稻谷、土壤和矿渣样品。其中,79个稻谷样品涉及郴州市、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娄底市、长沙市、岳阳市、张家界市、常德市等10个地级市。
什么样的采样方法是科学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文友称,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定论,这是当前一些学者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按国家技术规范及监测实践经验,对农田土壤进行检测的采样方法有网格法、区域加密法和随机采样法。一位业内专家介绍:“三种办法都通用、有效,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或并用。”
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都表示,若只有几个数据,可以代表这个地方肯定有污染,不能论及整个区域。
试点找技术
探索中的湖南模式于争议中推进。记者采访的几位农业和土壤专家,均对长株潭污染耕地修复治理试点持谨慎态度。
南京农业大学农研所教授潘根兴表示,他推崇以生物质炭治理重金属污染。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强调边生产边治理,即在处理农田固体废弃物的同时,钝化有毒重金属,阻断其活化被水稻吸收的路径。“和撒石灰相比,生物质炭更环保,也更有效。”潘根兴说。
湘潭环保协会志愿者刘海威一直为大米去镉而努力着。在他看来,整个湖南省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氛围不错,在土壤修复技术和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湖南省应该加强探索。“外界对湖南省治理重金属的方法有很多争议,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行动起来。试点本身也应该包括试错”。(来源:中国民航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