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县种子管理站2013年工作开展情况
2013年,和布克赛尔县种子管理站认真贯彻落实地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地区种子管理站的任务要求和县农业局年初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本县实际,以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作物品种改良为抓手,以品种优化、质量提升为突破口,加快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履行种子管理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加快优良品种推广,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全力推广种子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壮大种子龙头企业,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县种子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种子工作重点及措施
种子管理站全体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认真贯彻2013年品种布局意见,坚持主栽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做到科学布局,保证品种布局意见落实。2013年拟定在全县范围内试种面积为400亩,我站今年引进甜瓜、棉花3个品种、玉米2个等农作物新品种。
二、科技之冬,科普下乡宣传新品种引进试种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本单位利用冬季时间,2013年1月15日在和什托洛盖镇,1月11日在夏孜盖乡本单位工作人员,开展大型的宣传科普下乡活动。活动主题为新品种引进推广座谈会。活动宣传材料:《农作物良种推广补贴和小麦综合直补相关政策介绍》和《黄芪品种介绍》,参加活动的人主要是和什托洛盖镇和夏孜盖乡村长,种植大户,80户农民等。
活动主要内容:活动以采取集中授课,现场交流讨论的方式,发放宣传材料,让农民做好春耕备耕,了解支农惠农政策,并听取他们对新品种的引进试种的想法和意见。
大宗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种子销售时配发技术指导卡达到了90%。
三、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认真开展种子管理和执法工作
为了更好的规范我区种子市场秩序,严防假劣种子流入我区市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春播开始以来,种子管理站执法人员及时下乡进行扦样检验,种子质量检查工作。于2013年3月27日县农业局结合地区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关精神,为全面深入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业局执法大队牵头、种子管理站、县工商局3个单位执法人员在和什托洛盖镇、夏孜盖乡、查和特开发区、184团等四个乡镇团部进行了联合执法检查。
检查范围农作物蔬菜种子标签,生产日期,同时检查农作物种子销售店备案登记,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依法经营等情况并销售店引进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抽样。对个别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店进行了教育整改,确保种子市场的销售秩序。此次联合执法未查出假种子及不合格种子。
其次从各乡镇场聘请农民义务监督员100户,公开设立了投诉电话。在184团部、察和特开发区、夏孜盖乡建立创新管理机制,实行片区负责制,将每个片区责任执法人员联系卡贴到每家销售店及村委会。
三、顺利开展春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检
我站多次出动技术人员执法组前往和什托洛盖镇、夏孜盖乡、察和特开发区、184团团部的农作物经销店进行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检工作。2013年4月7日,种子管理站执法组对我县辖区11家种子销售点进行逐一检查抽样,全县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含分支机构)生产销售的小麦、玉米、棉花、油葵、打瓜等农作物种子进行重点抽检。
抽查到的这几家销售点证照基本齐全,销售条件符合,进货发票真实、种子包装、标签规范,种子经营档案建立较好,抽检样品已在我站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进行发芽实验。
抽检样品:棉花、小麦、玉米、油葵、打瓜等多种农作物20多项已在我站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进行发芽实验,检测结果显示发芽率基本达标。目前,种子管理站已出动执法车辆6次、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检查农资经销商11家。
四、种子检验检测工作已顺利完成
春耕生产期间,县种子管理站为不误农时,自3月15日起,对全县管辖区内的种子经销点及农户家调运的种子进行抽检,抽检对象主要为小麦、玉米、棉花、油葵、打瓜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并在实验室进行了种子发芽实验。在我单位种子检验检测实验室进行的农作物种子检测实验,发芽率均在80%以上,均为合格种子。我站及时将实验结果反馈给各农户和经销点,确保了春播工作顺利进行。
五、做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
今年全县完成小麦综合直补面积20800亩,综合补贴金额为2496000,农作物良种面积尽在核查。
六、大力引进新品种开展试种工作
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农牧民,掌握第一手田间生产技术资料,科学调整种植业生产布局,结合我县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状况,棉花3个品种、玉米、甜瓜、小麦等农作物品种试种在全县范围内,针对新作物新品种的试种具有一定风险的特点,特采取无偿提供籽种、本单位提供技术服务。
七、人员培训和信息宣传工作
1—9月举办了种子法律法规知识培训2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全站人员共撰写信息32篇其中信息报道5篇,省级网采纳信息五百多篇,地区级报网采纳信息3篇,县级农业信息网采纳32篇。为了提高我站双语素质,每周二、四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