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品种权交易内幕深度揭秘

“造船不如买船”?

“关于种业改革与现代化,有人说要10年,我估计得20年见成效。但过不了几年,种业改革就会给相关产业和育种科研带来颠覆性的变化,科研单位再怎么抵制也无济于事。现在是考验科研单位领导者聪明才智的关键时候,能否建功立业就在最近这几年。”[详细]

品种交易演绎疯狂

2000年《种子法》实施后,民营企业数量猛增,却苦于没有能力自主培育品种,这就不得不向科研单位伸手。最初购买一个国审品种,也就40-50万元,随着一些转让品种成功市场化运作,品种带给企业的利益被放大,品种价格呈几何级数上涨。[详细]

品种权转让四种常见形式

目前植物品种权的转让多是品种使用权的许可,即植物品种权人为商业目的,同意他人在一定地区范围和时间期限内生产或销售其授权品种的权力,一般情况下植物品种权的转让主要是指品种经营权和生产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视,对品种权转化为市场效益形式的思考也愈发加深,品种权转让的形式正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主要包括独家买断、多家企业联合开发、知识产权转让费加上销售提成,以及用品种入股企业等形式。[详细]

企业挑品种亦有看走眼

品种风光转让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品种自有缺陷的不确定,气候环境异常变化都会带给企业致命打击。“品种很难看准,有时候专家也看不准。”这是在种业界常听到的一句话,疑问在于:为什么这家企业选剩的品种,别的企业捡来却发现是个好品种?他们怎么知道某专家手头有好品种出来?看准品种,有哪些经验?。[详细]

品种权转让利益黄金分割法则解密

中国人一向是讳言利益的,知识分子更是如此。在种子领域,育种家是贡献很大、最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但正是这些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育种家,往往生活朴素,只能在种子市场的利益蛋糕中分得很小的一块。人人羡慕的明星品种在转让时卖了多少钱?品种转让的利益如何分账?《农财宝典》试图解密品种权转让中利益分配的“潜规则”与“明规则”。[详细]

种企品种权平均不足半件 销售千万者仍“裸奔”
获得一个植物品种权需要经历递交申请、初步审查、初步审查、品种授权等几个个过程,一般耗时2-3年;提交《申请书》、《说明书》、《技术问卷》、作物照片等4份文字和图片材料。需要及时关注审批状态并按要求缴费、提交材料,容易遗忘。一般委托专门品种权代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