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标识玩“藏猫猫”
最新公布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强调了转基因食品必须按照规定标识,半岛晨报记者调查市场发现,虽然在食品包装上标注转基因食品已经普及化,但往往这样的标识都躲在角落里,有消费者笑称需要拿着放大镜才找得到,而很多转基因水果干脆没有包装更没有标注。
转基因食品不按规定标识将受重罚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增加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标识。同时规定,未按规定进行标识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工具、设备等物品,最高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半岛晨报记者了解到,此前我国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等法规中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进行了规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不是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要求标识。
2002年,农业部公布《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制定了首批标识目录,对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大豆、玉米、番茄、油菜籽油等5类17种转基因产品,进行强制标识,其他转基因农产品可自愿标识。具体目录为:大豆种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豆粕;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棉花种子;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由于这份目录已经12年没有更新,因此近些年不断受到质疑。据中山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卓勤教授介绍,目前在国内销售的食品当中,木瓜一定是转基因,其他如大豆、西红柿、玉米、土豆大多也是。
想看转基因标识“得拿放大镜找”
虽然大部分生产厂家对于转基因食品都照章标注,但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转基因食品的标注一般都比较小,有消费者戏称“得拿放大镜找”。
半岛晨报记者注意到,转基因标注最普遍的食品是食用油。2014年12月25日,半岛晨报记者在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一家超市的食用油卖区看到,各种食用油中,但凡使用非转基因原料的,都在包装正面最醒目的位置上印有“非转基因产品”字样,有的甚至单独做一个宣传非转基因的卡片绑在瓶口处。
但是,没有一款食用油的醒目位置能看到“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记者仔细查看了几款转基因原料食用油的包装,发现一般都是在产品侧面的原料表中用小号字体标注“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加工原料为转基因菜籽油”等字样,字体和颜色与其他内容一致,如果不仔细看还真是不容易发现。
而在水果卖场,一般的水果都没有包装,更别提标注转基因标识了,在价签上也没有相关的标注,只有一款高档木瓜在外包装上特意强调了是非转基因。另外,以大豆为原料的豆腐、酱油、豆瓣酱等产品,均没发现转基因标识,番茄、番茄酱、玉米等也均未发现转基因标识。
转基因食品标识亟待新细则出台
为什么生产厂家能够如此明显地“隐藏”转基因标识呢?
半岛晨报记者查阅相关法规得知,2007年8月1日起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要求,当转基因产品包装的最大表面积大于或等于10平方厘米时,文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也不得小于产品标签中其他最小强制性标示的文字;当包装的最大表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文字规格不小于产品标签中其他最小强制性标示的文字。根据这份规定,市场上绝大部分转基因食品在标识时都按照标准的最下限执行。
对此,大连工业大学食品专家农绍庄教授认为,现行的规定已经是很久之前制定的了,出现了很多与现实情况不适应的问题,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亟待对相关的细则做出调整和明确规定。
“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地消费,是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消费者的知情权是立法的意义之一。新的食品安全法强调转基因食品的标识问题,意义不在于针对转基因食品的规范,而在于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农绍庄分析。
国外转基因食品怎么监管?
欧盟严谨美国宽松
国外不少民众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各国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要求,相比之下,欧盟比较保守,美国则比较开放。
在标识管理上,国外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型。以美国为例,他们只是将基因工程工作纳入现有法规体系进行管理,在原有法规基础上增加了转基因产品的有关条款,对转基因产品实行自愿标识制度,没有设定阈值限制。
第二类是以欧盟为代表的严格型。欧盟专门立法对转基因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对转基因产品实行强制性标识制度,欧盟法规规定其标识阈值为0.9%。即当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低于0.9%时,不需要标识含有转基因成分;当食品中转基因成分含量高于0.9%时,则需要标识。
第三类是介于美国的宽松和欧盟的严格之间的中间型。以日本和韩国为例,对转基因产品的控制并不像欧盟那样严格,实行的是部分强制性标识,标识阈值分别是5%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