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色农业 科技之盾护卫舌尖安全
■创新驱动发展
记者在安徽各地采访,时时都能遇见亩效益超万元的高效典型。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标准化安全生产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普及,安徽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稳定保持,杜绝了蔬菜农残中毒事件发生。
钻研用了心,土里出黄金
在阜阳市颍泉区国龙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水培芽菜基地,记者见到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里,安装了轨道式自动淋水机、湿帘风机、遮阳网、防虫网等设施,四台全自动温、湿调控催芽机整齐排列。温室地里整席密集种植着绿叶白干的芽苗煞是喜人,而温控催芽机里正在往外出的,也是这种芽苗,只不过是盛放在塑料箱里。
合作社的创办人朱国龙告诉记者,这种芽苗菜不同于一般的豆芽,生产过程不用任何药物、激素,不但口感、营养要好得多,价值也高很多,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00平方米的玻璃温室,日产芽苗菜8000多斤,全部供应市区大型超市,按每斤0.8元批发来算,“你算算我每亩一年的效益该有多少?”
作为当地有名的种菜大户,朱国龙的合作社目前已吸收了200多种植户加入,年收益2600多万元。“既没有一成不变的种植模式,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致富产业。”朱国龙说,只有不断调整种植结构,钻研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这或许是他种了半辈子菜的最新感悟。
朱国龙的蔬菜合作社正是安徽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科技的推动,安徽的蔬菜的单产、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效益的驱使下,安徽省已形成沿淮、沿江棚室反季节蔬菜、城郊型叶类蔬菜、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食用菌和高山菜、沿江水生菜和出口创汇蔬菜五大优势产区。
省科技厅农村处副处长李静告诉记者,安徽蔬菜单产由五年前的不到1.8吨提高到现在的近2.3吨,提高近30%。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稳定提高到99%以上,蔬菜标准园的抽检合格率达100%。
2013年,安徽省蔬菜、瓜类播种面积151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超过400万亩,同比增长12.5%。瓜菜总产3300万吨,比上年增长6.45%,总产值510亿元,同比增长13.3%。全省蔬菜亩效益平均达到3040元,明显起到了促进农民增收作用。
生产有组织,产品有标准
冬日时节,也正是桔梗的起土收获季节。桔梗是太和县的特产,与其他地区所产桔梗相比,太和桔梗色泽鲜亮、香气浓郁、无渣爽口,加之富含桔梗多糖、桔梗皂苷、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低糖等,适宜作蔬菜食品。2012年,安徽省太和县李兴镇被命名为“中国桔梗之乡”,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李兴镇也是全国知名的桔梗集散地。目前,李兴镇桔梗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年产桔梗数万吨。镇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桔梗从种植、除草、采药、分拣、运输、装卸等每个环节都有专业服务队,镇里先后成立18家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5716户,占户比重达38.8%。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不断发展,工商资本参与,市场准入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农户为单位的蔬菜生产形式逐渐减少,以桔梗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品”逐步形成规模。该镇有20多家桔梗加工企业,产品主要为桔梗菜、脱水桔梗、桔梗片及中药制剂等10多种产品,远销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千万美元,农民人均来自桔梗产业的收入每年达到2000多元。
在安徽,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标准化生产水平全面提升。安徽近年来制定了一批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涉及40多种近百项具体技术,几乎涵盖了全部主要蔬菜。在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市场规律的共同作用下,这些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实现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餐桌上的大产业
从玉米中提取“虾”味、从葵花籽中提取“鸡”味、从豆粕、菠菜、芹菜、胡萝卜、紫马铃薯中提取猪、羊、牛肉的味道,这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安徽界首强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变成了现实。近日,该公司向欧盟出口了首批100万美元的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向欧盟出口植物源调味料的企业,被人称为“舌尖上的大产业”。
强旺公司董事长张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从蔬菜等植物中提取“肉”味调味料,因技术门槛高,在我国尚无企业涉及。强旺公司通过与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联手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建设集食品工程、生物工程、农业科技、食品、农产品和食品机械研发检测为一体的安徽省功能性复合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攻克了从植物中提取“肉”味调味品的核心技术,共获得专利194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公司一跃成为植物源复合调味品全国最大企业,也是全球第一大独立生产工厂,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虽然欧盟对植物源调味料的进口标准有100多条,如要求原材料必须切断动物源、农残不超标、无核辐射、无转基因等,条件十分苛严,但强旺的所有产品还是顺利通过检验,拿到了欧洲市场的准入证。”张强告诉记者,明年向欧洲的出口量保守估计将超过1000万美元。
强旺的壮大还带动了界首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公司每年都采购芹菜、胡萝卜等蔬菜2万余吨,使蔬菜种植户每户每年增加收入8000元至15000元。
在记者采访中,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能见到围绕当地特色农业的深加工企业集聚,而且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现有蔬菜加工企业210余家,年加工能力3000多万吨,年出口创汇一亿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