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农业发展挑战前所未有亟需转变发展方式

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业内专家认为,“挑战前所未有”这一表述,说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形势格外严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矛盾更加凸显。土地、人工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攀升,农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两天工”,成为一些地区种粮农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与此同时,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不高,农产品(11.87, -0.29, -2.38%)内外价差倒挂已成为“新常态”,粮食进口不断增加。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7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33.3%;进口大豆628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2.3%。

“除了价格的‘天花板’,我国农业面临‘资源、生态’两个‘紧箍咒’制约。”中国农业大学[微博]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文良说。

近年来,我国水、土等资源约束趋紧,农业生态环境不容乐观。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由于过度开发、农药和化肥施用过多,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土壤肥力下降、水污染问题突出。

对此,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以前过度利用农业资源,转向更加注重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兼顾当代和长远利益。”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志说,要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强度,在生态脆弱地区,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限牧禁牧。

专家们建议,要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建设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研究出台促进有机肥生产使用的政策措施,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着力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切实做好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研究做好农膜、秸秆等回收利用。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过去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国祥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科技支撑,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高效、多抗的新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大力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节本增效的技术,努力提升土地产出率、投入品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发展高效、集约的生产方式,从根本来说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李国祥说,要向改革要活力,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先进、环保的农业技术,提升农业效率、效益,推动绿色、循环农业发展。

专家们还指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从过去不惜一切代价地追求增产,转向不仅关注农产品生产数量,而且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充裕,库存水平高,进口面临较好的国际环境,有条件也有必要推进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