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企业“代繁独大” 育繁推一体化有多难?
新华网兰州12月18日电(记者王宇、连振祥、周慧敏、张逸飞、周勉)没有代繁代育不行,代繁代育多了也不行,我国杂交玉米制种行业目前就面临着“代繁独大”的尴尬。
“代繁独大”日子不好过
“种子积压,市场滞销,代繁费拖欠。”张掖中天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姚正良说,“对于代繁代育种子企业来说,今冬日子不好过。”
在我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张掖市,中天公司是一家纯粹以代繁代育为主的制种企业,今年为国内三家企业代繁代育,制种面积1.2万亩。“今年是利润率最低的一年。”姚正良说。
对于制种产业来说,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就是育(品种研发)繁(种子生产)推(市场销售)服(售后服务)全流程,其中代繁代育属于生产环节。姚正良认为,再好的品种,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生产,种子质量无法保证。专门从事代繁代育的企业,会把全部精力用在生产线的建设和基地的巩固上,因此代繁代育不可或缺。
问题是代繁代育企业数量众多。记者从甘肃和新疆两省区种子管理部门了解到,作为我国两大制种基地,代繁代育的企业占比都在90%以上。
代繁代育挣的是代繁费,近两年我国杂交玉米种子积压严重,对于代繁代育企业来说影响很大。
张掖市财政局的调查显示,张掖市大部分种子企业只能靠收取每亩200元左右的代繁费维持运转。中天公司去年代繁种子每斤利润在0.45元到0.50元,今年每斤利润只有0.1—0.2元。
张掖市提供的数据显示,张掖制种企业仍欠去年农民种子款9000万元,今年59家制种企业应付农户种子款15.6亿元,截至11月30日,付款2.68亿元,仅占应付款总额的17%。
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代繁代育企业占比很大,也说明我国制种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
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持证制种企业有5700余家。“其中90%以上是生产和销售公司,真正从事育种研发的不到10%。”甘肃鸿泰种业公司董事长乔喜红说。
乔喜红说,我国每年审定数千个品种,真正上市的不到50个,大部分种子企业都在生产研发大路货,有影响力的大品种并不多。
目前,国内玉米种子“中外大战”进入白热化,对手就是“郑单958”和“先玉335”。前者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大玉米品种,全国推广面积超过6000多万亩;后者来自美国先锋公司,去年推广面积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5000万亩。金源种业公司总经理张立荣说,从今年趋势看,先玉335有可能超过郑单958成为第一品牌。
业界人士担忧,未来足以支撑民族种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品种后继乏“人”。在跨国种业公司的进攻下,郑单958势单力薄。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说,当前我们一个育种专家带几个学生的课题组育种方式,怎么能与国外大公司专业化、团队化、流水线式的育种相抗衡?
科研下企业,国家来统筹
采访中记者发现,通过企业自身实现育繁推一体化难度很大。
“我国种业的现实情况是育繁推三段分离,各自为战。”乔喜红说,“有研发能力的机构,没有生产基地;有生产基地的,没有销售能力。好的研发机构,不一定就是好的生产企业,不一定拥有好的市场终端,难以形成生产线式的育种体系。”
业界认为,实现育繁推一体化,一要科研下企业,二要国家来统筹。
鼓励科研人员为企业育种,到企业育种。必须引导育种资源要素向企业流动,鼓励应用型育种科研单位到企业从事商业化育种工作。“只有让科技真正‘长’在企业里,我们的种业才能强大起来。”河南秋乐种业总经理李继军说。
国家顶层设计推动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必须在国家层面以资本为纽带,整合现有的科研机构、生产企业、销售公司,由国家级的企业来统领,政府通过资本和税收,实现企业间强强联合,进而将资源控制在国家手中。不能鼓励所有企业都走育繁推一体化的路子,那样又会出现同质化的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