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领域涌现许多促进农民增收新模式
对于大多数主要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民来讲,由于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先天不足,单纯依靠种粮,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如何有效地拓展种粮农民的增收空间,夯实增产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一块“心病”。湖北(农用地、商住地、工业地)省潜江市“稻虾共作”的实践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鲜活典型。
从稻虾连作到稻虾共作
1、种田人的“奇思怪想”
2000年的某一天,面对着成片被村民抛荒的稻田,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宝湾村支书刘宝权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稻田的环境与小龙虾的生长环境相似,能不能在稻田里养点小龙虾?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稻虾连作”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该模式是在稻田开挖简易围沟,在中稻秋收前后,投放种虾,从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夏,小龙虾在稻田里繁育生长,夏种之前收获成虾后,继续进行下一轮水稻种植。
2、探索中的“与时俱进”
新模式成功后,潜江人开始了新的尝试。原来,“稻虾连作”模式还是存在着养虾和种稻的矛盾,在南方地区,春季阴雨较多,影响小龙虾的生长,春夏之际,正是小龙虾的育肥期,小龙虾的品质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就要整田插秧了,这时,把小龙虾捕捞起来卖掉,肯定影响小龙虾的产量和效益。而稻田养虾的效益高低主要取决于小龙虾的收益水平。2010年前后,潜江人开始将“稻虾连作”的模式改进为“稻虾共作”。即将稻沟由原先的1米宽、0.8米深的小沟,改挖成4米宽、1.5米深的大沟。这样,在稻田需要排水、整田、插秧时,未完全长好的小龙虾就有了宽敞、充足的生长水域,等插秧完成后,再放水返回稻田与水稻同生共长。在时间安排上,每年中稻收割前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5月底、6月初整田、插秧,8、9月再收获一次亲虾,如此循环轮替,变以往的“一稻一虾”为“一稻两虾”,效益更加可观。据测算,亩平纯收入可达到4000元左右,比“稻虾连作”模式亩平又能多增收800元左右。
“稻虾共作”的闪光之处
1、拓展了效益空间,提高了增收能力增收模式好不好,农民算的账最有说服力。潜江市白鹭湖管理区关山办事处9队农工周文胜,2010年开始尝试“稻虾共作”的模式,平均算账,每亩田成本开支合计约1170元,小龙虾保守产量300斤,地头均价在12元/斤左右,卖虾收入在3500元左右,再加上种稻的收入,与原来的稻-油模式相比,每亩田可增收3000多元。2013年,潜江全市发展“稻虾共作面积”10万余亩,平均亩产小龙虾200公斤、稻谷626公斤,亩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另据统计,湖北省现有水田近2600万亩,其中适宜开展“稻虾共作”的低湖田、冷浸田和冬闲田600多万亩,假如全省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则可为农民增收150亿元,可提供50亿斤绿色稻谷,可增加近50万吨优质水产品,增收的“钱”景十分诱人。
2、稳定了种粮面积,巩固了粮食安全稻田里养小龙虾,开挖养殖沟平均需占稻田总面积的20%左右。尽管单块稻田面积减少,但稻田的总面积和单产却并未减少。从潜江的情况看,一方面,稻田养虾一年只种一季作物,冬季涵养水土保持了地力,再通过选用优良水稻品种、合理密植等办法,保证了水稻的有效分蘖、有效穗数和正常穴数,开沟稻田的产量不仅不比开沟前的产量少,相反还略有增加。另一方面,种养效益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从潜江的情况看,稻田总面积年年创新高,2011年45.83万亩、2012年52.45万亩、2013年55.77万亩、2014年58.41万亩。
3、实现了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发展小龙虾越冬及早春进食都需要依附于秸秆和稻蔸,而水稻的生长需要小龙虾的排泄物作肥打底,再加上小龙虾对水质的较高要求,使得农户对稻田的用药是慎之用慎、轻之又轻。这样,通过稻、虾资源的相互依存和循环利用,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打造了一个生态环保的种养平台,体现了现代农业要健康、要安全、讲环保的内在需求。
4、体现了统筹兼顾,化解了固有矛盾以潜江“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既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又确保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是稳粮又增收的一条非常好的道路,对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南方稻米产区,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潜江模式”的几点启示
1、持之以恒,创新才能修成正果
稻田综合种养并不是一项全新的农业模式,稻鱼共生、稻鸭共育等相似的种养模式已经出现多年。就稻田养虾来讲,2000年潜江首创后,周边地区相继开始跟进,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只有潜江成就了大气候,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中国小龙虾之乡”。潜江的秘诀就在于,认准了一条增收好门道,就“咬定青山不放松”,无论前行中的困难有多大,也不管非农领域的收入多诱人,凭借一以贯之的信念张力和行为定力,闯出了一条稳粮增收并举的新路子。
2、打破常规,瓶颈才能有所突破
潜江的经验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这就是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在思路创新上做文章,大胆尝试不同农业资源要素的重组搭配,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人为地创造条件,让本无关联的物种“相亲相爱”,建立科学的内在联系,产生1+1>N的裂变效应,碰撞出新的增收门道和模式。
3、面向市场,增收才能更加持久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涌现出许多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模式、新路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增收模式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短命”表现,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重视市场对增收的决定作用。潜江“稻虾共作”的实践给人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首先,增收对象的选择要有良好的市场行情。从当前来讲,小龙虾已经成为全国城市夏季餐饮消费的当家主力之一,小龙虾市场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从未来一段时间看,小龙虾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其次,增收模式的运作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潜江人在“稻虾共作”模式的打造上,通过技术流程的规范化、组建合作社、循环利用虾稻废弃物,实现了种养产品的标准化、服务的社会化、产品的健康化。因此,只有面向市场,牢牢把握市场的脉搏,才能为农民换回“真金白银”。
4、积极引导,成果才能惠及四方
如何让这些增收的好点子、好模式进村入户,被更多的农民认可接纳,并迅速付诸实践,通过复制成功的经验,走上有效的增收道路?这就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有所作为。潜江市政府自稻田养虾模式出现以来,就通过技术服务、专家指导、科技奖励、项目投入等多种方式来扶持这一新生模式。截至2014年上半年,潜江市“稻虾共作”的推广面积超过10万亩,占该市稻田总面积的1/4,在湖北全省的推广应用面积突破了200万亩。由此可见,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有利于农民、市场、政府间形成良性的互动,让增收的“星星之火”,早日形成“燎原之势”,造福更广大的农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