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晏家坝村蔬菜基地。
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一角。
农技专家传授农技知识。
今年以来,雁江区突出农业基础地位,围绕321国道沿线、资乐路、资资路“三条”特色农业经济走廊,夯实发展基础、强化科技支撑、注重产业互动,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8.9亿元,同比增长4.8%;农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7935元,同比增长12.5%。
A 基础先行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12月3日,笔者在雁江区丹山镇观景村看到,村民正在为榨菜浇水、施肥,从蓄水池挑水到地里,最短的距离只有几米远。“今年修建了蓄水池后,我们种菜用水方便得很。”观景村村支书何乐木说。今年该村新修水渠6.8公里、山坪塘6座、蓄水池13口,提灌站1处,解决了7个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
产业发展,基础先行。雁江区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思路、新办法,多渠道、多元化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基础建设投入,充分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夯实水利基础建设,全年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1亿元,实施水利工程11个,为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建立完善了农业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把立项、审批、施工、料物、资金、验收等多道“关口”,全程检查、督促、指导工程建设,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确保把农业水利这一民生工程建好用好。
目前,雁江区正强力推进第五批小农水项目建设,已在丹山、东峰、中和等乡镇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新建渠道75.3千米、整治渠道14.28千米、整治山坪塘115座、整治石河堰7处、改造泵站3处、新建蓄水池382口;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38万方,新增节水能力396万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9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85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0.4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万亩。
B 科技支撑 引领农业转型升级
11月6日,雁江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丹山镇泰山村举行,农业专家在田间给村民现场传授蔬菜种植实用技术。
如何以科技为支撑,引领农业转型升级?雁江区通过“农业技术走基层活动”满足农民技术需求,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利用阳光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田间地头,传授科学种植新技术等现代农业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今年以来,全区已经开展各类培训班100余期,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20余次,参训农民5万余人次。
示范带动、龙头引领、科技支撑。雁江区在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支撑,突出产业发展,全年规划建设特种养殖等六类基地60个。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依托丹东万亩蔬菜长廊,打造了丹山镇田坝村等一批产村相融示范点,通过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截止目前,该区中和镇明月村引进业主发展特种养殖基地400亩和精品柑桔展示园100亩,新场乡巡泗桥村引进公司发展泥鳅养殖基地500亩,中和镇大雁养殖、宝台镇草莓种植等30个特色基地建设已初见成效,晏家坝万亩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
C 产业互动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雁江区坚持“市场导向、区域布局、科技引领、产业化经营、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不断巩固提升小伍南片区高产粮油、丹中保片区生猪和蔬菜发展、临丰祥片区蜜柑“老三线”四大优势产业。
同时,该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依托“一园两带六基地”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农业主导产业集中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亮点,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
“粮经复合,种养结合,农旅融合。”全区突出特色建基地,坚持“规模化、产业化”,扩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区粮食、林业、果类、家禽、水产等农业产业门类齐全,粮油、生猪、蔬菜、蜜柑“四大优势产业”稳步增产。李家坝绿色蔬菜、祥符藤椒、富家山珍稀苗木、远文林木等一大批产业基地正在提质扩面。明苑湖休闲农庄、大洪草莓采摘园、晏家坝葡萄采摘园、明月村荷塘垂钓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人气持续上升,优质特色农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目前,全区已建成优质粮油、优质蜜柑、无公害蔬菜产业基地251.5万亩;50亩以上集中连片水产养殖基地44个,面积4600余亩;珍稀苗木基地2个,面积达2500亩;农旅互动示范点5个;全区实现粮食产量51.3万吨,比上年增长0.8%,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8年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