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是创造性劳动
我也是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战线奋战了五十五个春秋的老兵,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艰辛深有体会。1958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毛主席题写“送瘟神”二首消灭了血吸虫病的余江县农技推广站工作,一干就是40年。我从最基本的培育壮秧、种好绿肥、推广良种等做起,长年蹲点在生产队,和农民交朋友,帮助他们提高耕作技术水平。当初,这里的水稻产量不到100公斤。通过应用良种良法,1964年粮田亩产提高到308.5公斤,1972年为388.5公斤,1977年提高到453公斤,1979年突破500公斤大关,实现了低产变高产。在推广中不仅感受到了农民对新技术的渴望,也备尝技术推广的甜酸苦辣。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农技推广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可以创造新价值,能够提升和发展科学理论水平。以上世纪60年代初推广钙镁磷肥为例,在水稻中直接施用肥效不明显,而用于水稻的前茬紫云英绿肥却有突出肥效。绿肥长好了,水稻就大增产,这就是我们创新的“以磷增氮,以氮增粮”新技术。经过茬口定位试验和大面积推广成果阶段,这一推广成果在国内最权威的“土壤学报”发表,推广到国内外。
退休后,我仍然活跃在肥料技术推广第一线。和同仁们一道,我们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创造出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新技术,又一次创新了科学施肥技术。从2008年在江西开始在水稻、花生等作物上推广营养套餐施肥,每年都增产两成以上。2012年,在云南个旧市进行了400亩超级稻连片示范,平均亩产达到865.51公斤,其中有3户(4.2亩)实现了亩产超1000公斤,最高亩产1080公斤,创造了杂交水稻超高产纪录。2013年,我主编的《中国主要农作物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算是一个重大农技推广创新成果吧。
近年来,在宣传社会正能量方面,涌现出大量的道德模范和劳动英雄,诸如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大学生村官、最美基层干部、最美消防人员等等,树立了学习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小康道路上奋勇向前。当我联想我的农技推广伙伴们的社会待遇时,却热泪盈眶,情不自已,感慨万千。他们长年累月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走百里路,进千家地,只是为了奉献农业技术,只是为了大地的丰收和农民的欢笑,默默无闻地忙碌着、奉献着。今天,我还想大声呐喊,农技推广是创造性劳动,对我们这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多一些鞭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