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跨越新蓝图

瞭望,2012-04-11,作者:孙英兰

——专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农科院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已经进入蓄势待发、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日前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不久前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它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在保障农产品供给方面应该以及必须承担的重要作用,总揽全局,思想深邃,鼓舞人心。“中央关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决策,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寄予很高的期望,赋予了农业科研单位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

“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有义务、有责任认真谋划跨越发展新目标、创新跨越发展新思路,有能力、有实力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李家洋语气坚定地说。

“国家队”面临的挑战

曾长期致力于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特别是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研究卓有贡献的李家洋,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调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简称“中国农科院”)院长。他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历任农业部领导中少有的院士部长,因此,这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中央对农业科研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之一。

上任3个月来,李家洋对中国农科院近半数的研究所进行了调研,听取一线科研人员的呼声和建议。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他并不讳言制约中国农科院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重大原创性成果、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还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优势地位还不突出,对全国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缺乏,“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青年尖子人才严重不足;学科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尚不健全,农业宏观战略研究薄弱,等等。

而最让这位新任院长忧虑的是,中国农科院大多研究所运行经费严重不足,“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科研人员很难安心致研。

李家洋告诉本刊记者,目前中国农科院研究所的经费大致分成四部分:一是研究所用于科研本身的经费,国家财政对这部分的投入增加力度很大;二是科技设施、平台、试验基地建设,对此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尚未在全国形成科学布局的试验基地体系,京区研究所的试验用地严重不足;三是涉及成果评估、推广、示范的投入,这方面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四是研究所自身的正常运转经费,即人员费和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经费短缺严重。“一些研究所目前还没有摆脱‘为生存而奋斗’的窘境;一些解决了生存问题的研究所,正处在发展阶段;只有一小部分研究所的科研工作在向世界先进行列努力,甚至在某些领域的研究站在了国际前沿。”

李家洋分析说,当今世界农业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以生物组学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为代表,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和大跨国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正逐步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农业科技竞争力也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李家洋强调,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必须承担起发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历史重任。”

“建设世界一流”的底气

在今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李家洋代表中国农科院党组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跨越发展》的工作报告,提出了未来5~10年中国农科院的发展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这包括: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重大科技命题的策源地;国家农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国家“三农”问题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重镇。

中国农科院要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底气何在?

针对本刊记者的问题,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李家洋笑答:经过建院55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农科院围绕建设“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即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高层次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基地”)战略目标,各项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时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以来,中国农科院共承担了近万项各类科技项目,获奖成果7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5项、省部级奖400多项,取得了超级稻、矮败小麦、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双低油菜、高油大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包含9大学科群、41个重点学科,布局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已建成或在建的“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国家农业图书馆”等一批重大科技设施建设工程。

据了解,目前中国农科院拥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部级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9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23个,国家动植物改良中心15个、分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野外台站5个、部级重点野外台站24个,国家级质检中心3个、部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7个。

中国农科院科学家还承担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17个首席科学家、182个岗位专家的职责。该院已与81个国家、33个国际组织、6个跨国公司以及盖茨基金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及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23个。通过组织实施“杰出人才工程”,中国农科院形成了拥有12名院士、2200多名高级职称人员为主的创新人才队伍。

李家洋表示,“通过10年左右的不懈努力,卧薪尝胆,我相信,中国农科院有能力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面起到引领作用,有能力在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上起到核心作用,有能力在国际学术界起到骨干作用,支撑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并带动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率先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破解农业科技发展瓶颈

粮食安全与否关系社稷安危。“一个国家如果粮食不能自给,付出的代价就是主权的丧失,在国际舞台上任人宰割。我国农业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科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李家洋肯定地说。

李家洋为本刊记者分析说,目前,我国农业科研主要有4支队伍,一支是由国家布局的农业科技队伍,即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业科学院;一支是农业高校,这是一支在科研方面以自由探索为主的重要力量;另一支队伍是中国科学院层面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力量,他们更侧重于农业科研的前沿性、基础性研究;第四支队伍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科院,这是支撑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力量也很强大。这四个“方面军”组成了我国农业科技的网络系统。

“但中国农科院有独特的优势。”李家洋认为,中国农科院是国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较早进行布局的农业科研力量,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学科体系和人才队伍,有着比较强的综合实力,因此,在新形势、新阶段,中国农科院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顶天立地”的实质性贡献。他解释说,所谓“顶天”,就是要达到国际农业科技前沿高峰;“立地”则是要在农业科技产业化、农业生产应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切实在农业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上取得突破,在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在解决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上起到核心作用。”

加强农业和农业科技宏观战略研究是李家洋上任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一个问题。他认为,这关涉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布局,也关涉中国农科院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中国农科院不仅要在农业科研基础性、前沿性方面作出贡献,也应成为国家科技思想库的重要力量。为此,组织相关力量围绕国家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问题开展前瞻性、综合性学术研究,提高中国农科院在重大政策建议、重大战略咨询上的话语权、影响力和权威性,成为中国农科院今年要完成的10方面工作之首。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院研究所之间、研究所内部存在学科方向不明确、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科布局重复等问题,存在的一些传统优势学科弱化、新兴学科发展不强、交叉综合学科尚未形成的问题,李家洋表示,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大力加强院所学科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新兴学科,重点扶持交叉综合学科,建立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相对完整地现代农业学科体系。

李家洋介绍说,今年中国农科院将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行动”,进一步明确各研究所“十二五”及未来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学科定位、重大科技产出突破、人才队伍建设、重要举措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推动现代院所建设。

“要以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抓好科研、科辅、转化和管理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将薪酬体系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对作出重要贡献的各类人才实施重奖制度。”李家洋强调道,需加强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力度,提高院所两级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促进全国农业知识产权联盟的建设和发展。

据本刊记者了解,今年,中国农科院将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组织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绩效工资分配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考核评价制度和薪酬体系,健全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