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玉米出现生霉粒粮食商会来支招

本报讯 入冬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气温偏高,部分农民手中的玉米出现了生霉粒现象。近日,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联系市粮食局粮油质检中心的专家深入村屯,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存放玉米,避免秋粮因生霉粒而造成损失。

在四间房村村民杨喜员家,由于院子小,10万斤玉米堆得像座小山。

粮食检测专家说:“这样的存放方式很容易使玉米发霉。”据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秘书长刘秀琴介绍,玉米生霉粒的标准是一项硬性收购指标,超过国家规定的2%标准将不允许收购入库。近年来,全市玉米生霉粒超标现象严重,生霉粒多的超过5%,更有甚者超过8%。

近几年,秋季温度、湿度较高,通辽地区种植的玉米大多数为高水分品种;个别年份秋季雨水较多;玉米收割机械化作业逐年增加,带皮玉米棒较多;玉米棒堆放不合理,直接堆在地上,堆型较大,没离地堆放,没有放在通风较好的地方,这些都是造成玉米生霉粒的原因。 而从主观上讲,农民对玉米生霉粒超标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玉米庭院降水的好处没引起足够重视。另外,粮食收购主体执行国家水分增减价落实不到位,也导致问题的发生。

玉米生霉粒的危害性很大。通辽民营粮食购销行业商会算了这样一笔账:假定全市玉米产量为120亿斤,增加2%的生霉粒,按国家标准就得扣量2.4亿斤,按每斤0.85元计算,会少收入2.04亿元,也就是说生霉粒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损失就要达到1亿元。

[责任qian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