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科学家使用矿物纳米颗粒作为种子处理剂提升作物产量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 印度科学家在一项重大的突破中发现,一种由铁、硫以及在海洋底部维持生命的天然颗粒形成的合成纳米颗粒可提升作物产量,其将有望成为可持续和生态友好型农业的未来。

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约90亿。农业生产必须增长约60%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为此,印度科学家将目光转向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海洋和分子。在缺氧的海底,通过深海热泉喷出的黄铁矿(铁和硫)纳米颗粒自远古以来就供给细菌和微小植物能源。受到这一现象的启发,科学家提出一种创新的想法:将黄铁矿在农业中用作种子处理剂以“包装”种子,然后播种。这可以加快植物生长,同时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最小的影响。

科学家们将该技术应用到全球普遍的叶菜植物菠菜中。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IIT-K)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的助教Mainak Das表示,“就我们所知,一种特殊的纳米颗粒在限定环境中用作种子处理剂或种子萌发剂,使得田间菠菜作物的产量更高,这在全球是首次发现。”

IIT-K的Gaurav Srivastava也表示,上述经处理的种子具有“明显更宽的叶片、更多的叶子、增加的生物质以及叶片中更高的钙、锰和锌浓度。”

但是,该项技术的安全性足够高吗?其可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而不减少产量吗?

研究带头人Das解释道,这一技术先将颗粒与水混合,然后浸泡种子14小时。他指出,“我们未将纳米颗粒放入土壤中。因此土壤生态系统完全未受到影响。这不同于肥料的作用方式,因此,我们将其称为预肥料。”

Srivastava也指出,由于黄铁矿在地壳随处可见,几乎可以忽略其与种子轻微接触所产生的任何不利影响。另外,由于以纳米大小进行处理,所需剂量会减少,这是相比化学肥料的另一个优势。

Das说,“目前,DRDO正在和工业工程小组的研究人员一起协作将这一惊人的发现转化为生产技术。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开发其应用,从而增加在印度北部恶劣的环境中的农业比重。”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