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有望缓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28年前,广东湛江果农陈日胜偶然在海滩上发现几株奇异稻种,经过一年一年试种,稻子可以迎着海潮生长,这就是“海水稻”。2012年起,湖北荆楚种业公司与陈日胜联手,在全国选点试种,展开有序研发,并取得突破。(《湖北日报》10月28日报道)
笔者认为,“海水稻”如果最终被实验证明是可行的、安全的、成功的,那将极大的改善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甚至是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大事。据目前披露的资料来看,这有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物种,具有极强的抗盐性,具有极大的农业开发价值。如果成功,必将改变重点粮食格局,也必将给全球人类带来福音。
我们知道,我国有盐碱地、荒芜海滩共十几亿亩。能在咸水中生长的“海水稻”一旦试种成功,这些荒地可望焕发生机,这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而一旦确认“海水稻”属于野生稻,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具有世界性意义。
据报道,陈日胜今年52岁,1983年,他就“下海”在湛江郊区种果树。母校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的罗文列教授,一直为他做技术指导。1986年11月,他随罗教授到海边寻找红树林品种,行至虎头坡海滩,看到一丛稻子植株很高,像芦苇,剥开谷粒一看,米粒是红色的,跟普通稻米不一样,也不像小麦。罗教授说:“这是好东西,也许是我们水稻的祖先。”
据专家到现场勘测,台风刚过,七八米高的海边防护林成片倒伏着,附近的“海水稻”同样倒伏在稻田里,但稻穗部分却倔强地站立着。任意扶起几株,植株高度竟超过人头,在1.8米至2.3米之间。每月两次涨大潮时,这些稻田都会被淹没。退潮后,稻子依然生机一片。
看到这样的消息,笔者十分振奋,如果成功,我国十几亿亩的盐碱地、荒芜海滩有望从废弃之地变成良田无数,更何况还有全球范围,这将额外生产多少粮食啊!同时,水稻的抗盐性是一道世界难题,“海水稻”或将破解这一难题。可以尝试将这种种子资源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上,为抗盐碱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