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玉米“栽培”学科建设
再说玉米“栽培”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须不断地发现和提携青年科技人才,整个系统才会有改革、创新和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青年人不能因循守旧,须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改革与创新精神。武大郎开店没有生命力,因循守旧也没有出路。在体系外面有许多优秀人才没有被包括在体系内。这次“十三五”优化和调整结构,一些老同志退下来,要从全国范围内发现优秀人才补充到岗位,特别是“栽培”研究室,应善于发现和使用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而不能搞成武大郎开店。
除了继续面向区域的技术咨询与服务,更需要能够从事共性技术研究的专门人才。育种和植保两个研究室经过两次优化调整,人才结构趋于完善。促进学科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共性技术研发越来越明确和得到加强,研发内容的内在逻辑性越来越清晰,与产业的结合逐渐深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体系启动以来,“栽培”研究室暴露的问题比较多,方向性偏差较明显。今后,优化结构,普遍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要靠青年人。我们已经鼓励一批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外去进修、学习和考察,今后要继续这样做,才能提高“栽培”学科水平和端正对作物生产管理与作物生理学科的认识。“十三五”要把一些从国外学习归来、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强的青年人选拔到岗位上去。非如此,作物生产管理和生理学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便无从谈起,所谓“栽培”学科的改革与创新只能停留在嘴皮子上。
共性技术研究是产业发展的希望。我们应该思考中国“栽培”学科未来的希望到底在哪里?现在我们看不见未来,但我们一眼就看到栽培研究室10个岗位专家,有5人在搞商业育种,有3人研究农业机械。推广机械作业和改革生产管理技术没有错,但思想意识要对路!“栽培”研究室要根据农业机械化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与方向,绝不是取代农机专家,更不是卖农机。如果“栽培专家”不愿意整合资源,偏要另搞一套,就得另作评价了。而10个人就有5人搞育种,这无论如何不对!说明这个学科已经没有正事可做,说明那些专家已经认识到了自己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所以才去搞商业育种。如果你们有大量的“栽培学”理论、方向、技术问题需要研究,如果你们有能力研究这些复杂的理论或现实问题,还会有那么多人和那么多时间去搞商业育种么?
“栽培学”这个大领域不是没的可研究,但不要装模作样。作物生产管理和生理、生态相关学科不是利益集团。你们要搞大圈子,才能通过资源整合的优势提高学术水平,不然就太被人看不起了。为什么“栽培”学科写出来的材料特点是假话、大话、套话、空话,甚至废话连篇?这个小圈子真东西少,理论基础薄弱,搞错了理论根基和方向。哪怕只是为了学科发展,也必须重新认识它的知识结构,必须压缩“栽培”岗位,同时加强生理、生态、土壤农化和农业机械岗位。内部调整就是启动“栽培”学科的改革与创新。优化和调整结构,就不能顺着利益渠道搞成恶性膨胀,也绝不养闲人去干些不相关的事情。
实践证明,四个主产区域,每个区域设一个“栽培”岗位足够了,而且同农机、耕作和植保专家结合起来。这样容易调动基层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加强区域研发活力和区域管理。今后,必须建立共性技术研究和面向生产实际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与人才储备。否则,我们看不到这个学科未来的希望在哪里。
三个主产区各设一个“栽培”岗位,西北地区需要一名农学专家,但服务面积小,不能只做区域服务,那里的生态特点适合做抗逆生理研究,因此西北的岗位须兼顾抗逆生理研究,面向未来研发共性技术和知识储备。这样,我们在四个区域保留3个半农学(栽培)岗位,与3个农机岗位对接,同时保留2个土肥和1个灌溉岗位。通过调整结构增设2个耕作和1个抗逆生理学岗位;这样一共12个岗位。3个半“栽培”加8个半共性技术岗位,与农机研究室合并在一起,只比“十二五”增加1个岗位数,但结构却发生很大变化,内在逻辑性更合理。
我估计,至少要两个五年才能把“栽培”领域的结构调整好,“十三五”不必把“栽培”人员减少太多,保留3个半。这样可以平稳过渡,使青年科技人才和依托单位都有一个适应和调整过程。这个学科结构要在“十四五”才能进入更完善的轨道。
黄淮海地区需要单设作物生理学岗位,重点研究中国特有的夏播玉米的抗逆生理。这是今后几个五年期间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知识与技术储备,也需要相关人才储备。多年来,中国的“栽培”专家由于政治化倾向而忽视共性技术研究,尤其忽视抗逆性研究;从现在起要扭转“栽培”学科既脱离理论基础又脱离实践的双重局面。黄淮海地区必须调整方向,不能含糊。
东北设一个耕作为主的岗位,符合今后玉米生产管理的发展方向。吉林农科院对深松改土技术研发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下一步解决秸秆还田技术,仍然是吉林农科院拔得头筹,你们谁关心这个研究方向?又有谁能够解决这些重大技术需求?不调整行吗?东北的“栽培”研究力量很强,农机农艺结合得比较好,适合研究与农机结合的现代耕作技术;此外还要研究低温生理学,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旱地农业等,迫切需要知识储备,为指导生产、品种更换、全程机械化作业和育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这个不调整能行么?
“栽培”学科陷入困境,原因在两个方面,理论基础薄弱和脱离实际。“栽培”专家不能只玩那没用的“超高产”游戏,要适应市场需求和资源约束,在机械化前提下研究作物生产管理和相关的作物生理学知识与耕作管理等共性技术。要么调整,要么萎缩,二中选一。
谁如果继续鼓捣些“超级”、“超高产”之类没用的东西,就只能离开体系到别处去混事了。到“十四五”期间,“栽培”学科如果仍然不想调整与改革,就会拖累整个玉米产业体系都运转不动,体系就会被边缘化。实际上,现在有些人已经被边缘化,年轻一点的同志要认准方向,及时调整,不能含糊。
如何调整结构与方向?首先明确优先序,然后抓住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关键要素。中国“栽培”学科的伟大贡献就在于既脱离理论,又脱离实践,在我们面前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双脱离样本。它之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是信息不对称、政治需要和局部利益使然。改革和创新的难度也就在这里。
“十三五”期间重点优化和调整岗位专家的结构。农机、育种和植保都需要增加人员。栽培领域要设1个南方土壤改良和肥料的岗位,西北和黑龙江各需要一个农学(“栽培”)岗位。这些可通过内部调整,不新增岗位数。
现有“栽培”岗位重复设置,不合理地集中在北京,且人数过多,闲得没事干,所以才有一半的“栽培”岗位专家在搞商业育种,这说明原本就不需要设置这些岗位。在这种状况下,只能大幅度减少“栽培”岗位。所以,下一个五年只设3个半农学岗位。对研究室的要求是内部调整,减少重复,调整方向,加强短板,提高水平。
建议大家考虑增加一个面向黄淮海的育种岗位。从表面看黄淮海是我国玉米育种的优势区域,但从产业竞争力来看,黄淮海将是中国种业的难点、薄弱点和今后的关注重点。这个区域正经历中国种业生死攸关的考验。现在还看不到明显的危机,但迟早要发生。需要从现在起加强黄淮海地区的玉米育种创新能力。
育种研究室须按照“公益性方向、前育种研究和科企合作”三位一体的原则调整人员结构和队伍。育种研究室的这些研发内容都需要作物生理学、生态学、病理学和昆虫学的支持与合作,需要整合各路资源。“栽培”学科该如何整合资源呢?现在不着急,先调整结构与方向,然后才能整合资源。如果方向不准确,其他学科领域的专家,谁会愿意与你配合?
总之,栽培研究不能玩虚的,要动真格的改革与创新。育种研究室要总结经验和更紧密地与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前育种研究。作为玉米产业体系,还必须加强信息这个重要环节。阅读了刘艳同志最近发的帖子,又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在内部交流。
第一,稳定和优化不矛盾。如果优化就是增加人数而不减少人数,那整个系统就会恶性膨胀,变成利益集团,迟早被边缘化,系统就会死掉。体系要有退有进,动态调整。岗位专家因年龄原因退下来以后,岗位不能必然“遗传”给本课题组,要面向全国通过竞争遴选后备人才,但必须是岗位所在地区。赵明用了南方土壤耕作改良的岗位编制,李少昆用了西北地区的栽培岗位编制,这些是体系建设初期采取的迁就性措施,以后不犯类似错误。
体系依托单位平时就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搞好学科建设,临时抓瞎来不及。这次借新老交替的机会调整“栽培”研究室的岗位设置,就是稳定大盘,施行内部调整,转变方向,回归科学,绝不可以只进不出,恶性膨胀。
第二,凤凰涅??。“栽培”岗位只减少,不增加,通过转型获新生。现在的结构已经无事可做,历史的错误不能再延续,所以需要调整。若新老交替的时候不调整,以后没机会。部分“栽培”专家不愿意向共性技术转型,那就请退出,让年轻科技人员上来。黄淮海留一个农学岗位,另一个转向抗逆生理学,面向未来研究技术储备。留下的“栽培”岗位,再过一个五年,也得转型。
第三,动态调整。下一个五年,留3个半“栽培”岗位,其他岗位转型作物生理、生态、耕作、土壤农化……。共性技术的研发力量是8个半,栽培3个半。过一个五年,这3个半“栽培”岗位要继续转型。
“超级”和“超高产”不是出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只能出局。年轻人一定要提高水平。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方面增加共性技术(含知识创新)研究岗位,另一方面任务不饱满的岗位一个都不能往下减,体系就会沦为恶性膨胀的利益集团,只能被边缘化,没人再搭理你。那样下去,局部利益会拖垮整个玉米产业体系的整体利益。
第四,机会是用来改革和创新的。过去8-9年给了你们很多机会。体系建设一开始(包括行业科技项目)我很偏向“栽培”研究室,不遗余力地扶持和倚重“栽培”,希望你们改革和创新,借此机会做好学科建设。育种研究室没有你们的机会多,他们被逼无奈,只能靠理论、技术和种质创新打开局面,后来又加上科企合作开拓新局面;植保研究室利用体系的机会,调查研究,开拓新领域,人才队伍也发展很快,做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成绩。但“栽培”研究室改革和创新动力不足,在设计项目的时候甚至提不出对路的研究课题和项目,沾染形式主义的坏习气,只会玩“超级”和“超高产”的鬼把戏,近几年又把个研究室风气搞得乌烟瘴气,现在的改革压力只能由你们自己承受。如果再搞乌烟瘴气,就让他提前出局,别再影响大多数科技人员干正经事,尤其不要影响青年人的前途。青年人的希望就在于改革和创新。
张
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