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聚焦生态环境共治 中海阳倡导能源互联网

11月26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与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交通一体化与共享机制建设”、“产业转移对接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共治共建与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如何保持APEC蓝天白云的话题也在会议中多次被提到,受邀参加的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黎明在参加围绕“产业转移对接与转型升级”展开的高端对话时指出,在将来的时间段要充分协同融合的两个产业:能源和互联网。

据了解,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范恒山、北京市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河北省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天津市委常委宗国英,以及来自三地城市管理者、重要国企、大型民企负责人、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代表300余人,共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出声发力,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谋新篇。

陈昌智副委员长在致辞时表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京津冀一体化主要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三地的定位不够清晰,分工不够合理;二是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联系较为松散,产业协同发展的难度大;三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京津两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资源存在“虹吸效应”。

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他强调应着重在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产业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等方面下功夫。

应邀与会的中海阳能源成立于2005年,到今天差不多十年的成长发展历程,近十年来中海阳一直专注于太阳能发电以及光热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回首这十年太阳能发电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均实现了几何级数的突飞猛进,但同时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虽然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迅速,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挥之不去,京津冀地区在全国范围内污染情况尤为严重,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占比一多半。

“通过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为止我国的太阳能发电主要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导,且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荒漠地区;相反,像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这些经济密集度高、用电负荷大、环境污染相对较严重的区域,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却较低;尤其是适合于这些地区的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应用进展缓慢;其原因除了屋顶产权不太明晰,金融支持环境有局限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太阳能的能流密度低,无法独立满足采光面积有限区域的用电需求。”薛黎明说,中海阳的解决方案是,太阳能热电联供和天然气的冷热电三联供联合循环起来,既能大幅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总效率,又能为能源互联网的普及推广奠定区域互联基础。

《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新的能源科技革命理念,作者里夫金提出:“每一栋建筑物都不应该是单纯的能源消耗体,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座微型发电厂的功能,在消耗能源的同时收集和创造能源,再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互联互通,高效利用。”这实际上就是指的能源互联网的搭建,但目前在我国建筑物构成类别的现实基础上,薛黎明认为可以把一栋建筑物的概念拓展到一个新城镇、一个园区或一个住宅区,让它们成为一个个小的区域单元,同时具备能源生产和使用的双重功能,并实现区域范围内的互联互通;这样在条件不断完善时,能源互联互通的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国、全世界……

中海阳一直从事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的技术创新,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将于2015年一季度推出反射型聚光光伏的热电联供设备,并把这种创新设备与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进行很好的融合,利用这种融合后的分布式能源,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或新城镇搭建区域型能源互联网,减少传输损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形成区域性能源供应的基本自给自足并实现能源供需的高效快速调配,这样我们就能一步步的搭建成更大区域的能源互联网。

“2014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这些均为太阳能和天然气联合构建的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应用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我想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仅需要产业转型和升级,更需要新技术、新能源、信息流(譬如区域能源互联网)在应用渠道的先行示范,通过这种示范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必将让我们的京津冀地区乃至全中国的天更蓝、水更绿。”薛黎明说。

(责任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