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从葡萄、葡萄酒到葡萄庄园……弥勒葡萄的产业链不断拉长,葡萄产业焕发新的活力。
从小韭黄、小芦笋到西红柿、莲藕……走俏上海、广东等大城市,弥勒的“红菜”可谓是风光无限。
近年来,弥勒市着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农业产业,迅速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同时,随着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扎实推进,弥勒市优势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红系”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弥勒市以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方式,积极实施农户万元增收行动计划,以培育高效农业产业园区为切入点,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按照“依靠科技建基地,科学规划扩规模,龙头带动创模式,严格标准树品牌,规范市场保品牌”的思路,立足特色抓产业,强化优势促发展,全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建设。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后现代田园生态特色,以及持续发展的态势,使弥勒具有极其鲜明的多重特色价值。弥勒要实现品牌立市、工业强市、旅游活市,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利”具备。该市按照“坝区农业设施化,山区农业林果化,特色养殖小区化,城郊农业园艺化”的布局,围绕“水、田、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6个重点,加快推进弥阳—新哨—东风、竹园—朋普两个片区规划建设,打造红烟、红酒、红糖“三红品牌”和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特色中药材、特色养殖“四特产业”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该市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模式,按照一项主导产业培植一个龙头企业的思路,培植壮大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狠抓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开发和外贸经营,积极申报省、州级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协作”的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努力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服务组织,支持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组织模式。目前,全市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共有1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0个。其中,创建省级示范社7个,入社社员6285户,共有20家企业、33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认证企业及认证产品数在全州名列前茅。
作为农业城市的弥勒,200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如今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中,弥勒市在“红系”上选好项目、上大项目。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打造以西部连乡公路为轴线,集经济林果、生态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核桃产业聚集带和以云南红酒庄为示范,集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葡萄产业聚集带;瞄准昆明及周边中小城市的消费需求,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同时,发展劳动密集型与产业链长的制造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煤及煤化工、烟草及其配套、生物资源加工、电力及载能等传统产业,形成集加工制造、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先后引进了云牛乳业、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昆明龙城、云南滇源、斗南绿景花卉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营销企业进驻弥勒。弥勒走出了一条清晰而科学的农业产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