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喻树迅:用科技手段提高新疆棉花的综合竞争力
发表日期:2014-11-26 02:26AM 阅览次数:
11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棉花遗传育种专家喻树迅在乌鲁木齐举行的新疆棉花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说。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从2012年后新疆棉花总产量开始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目前新疆棉花价格平均每吨比国际市场高2000元左右,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分别高2400元左右。新疆棉花如何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论坛的焦点问题。
作为中国棉花学会理事长、农业部棉花生产专家顾问组首席科学家,喻树迅说,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总成本大幅上涨,其中,人工费用占到62.44%,物化成本占24.71%,两者高居不下,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的难度越来越大,给棉花可持续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喻树迅院士算了一笔细账,在新疆人工采摘籽棉的拾花费为每公斤2元,而现在籽棉实际收购价格只有每公斤6元左右,即使按国家棉花目标价格(皮棉每吨19800元)折算成籽棉为每公斤8.5元—9元,仅拾花费一项就占到棉花生产成本的20%—30%,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高多了。与美国、澳大利亚等棉花出口大国相比,新疆棉花虽然单产高,但机械化水平低,农户经营规模小。
“因此,新疆发展机械采棉,实现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喻树迅说。
喻树迅说,棉花产业的发展是在与其他农作物的竞争中获得的。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加之国际市场的冲击,我国棉花的比较效益开始走下坡路,如果不走机械化之路,我国棉花产业将会持续衰退。这在内地老棉区表现很明显。
新疆棉花机械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主要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推行。喻树迅说,现在内地有棉纺企业对新疆机采棉质量有看法,认为杂质多且品质不高,这很正常。因为新疆发展机采棉也就是最近5年的事情,而美国、澳大利亚发展机采棉有100多年了。当前,新疆建立适合高产国情的新型机采棉技术体系迫在眉睫。科研人员要重点在两方面攻关:一是要在清花设备和技术上下功夫,降低杂质和对棉花品质的损害;二是要在新品种选育上下功夫,要选育高产、高品质和新品种,以降低机采损耗。
喻树迅说,从棉花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整体考虑,建议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控制在3000万亩比较适合,从维护国家棉花安全战略考虑,新疆棉花发展最主要还是要持续提高单产水平。现在新疆棉花单产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使新疆棉花近30年来成长为全国棉花产业的龙头大哥。但是,新疆棉花单产主要是靠增加种植密度来实现的,单产突破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在新品种选育上,但在这方面,新疆最近10年来没有太大突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因此,必须组织人力运用生物技术等新技术进行攻关。 (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