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分子生物学中心2014年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生物所分子生物学中心目前已建设成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团队,已被云南省科技厅授予“云南省农作物资源生物技术研究创新团队”称号,并被认定为“云南省稻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现有科技人员16人,其中二级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8人,研究实习员2人。此外,博士5人,在读博士生2人,硕士生4人。
2014年,分子生物学中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第一,成功构建和选育野生稻“渗入系”。从获得的“渗入系”材料中新选育出优质高产品系2份(云资籼48号和云资粳45号),都已申请了新品种保护权。其中“云资籼48号”已参加省区试。第二,成功分离和克隆了抗病候选基因。从云南疣粒野生稻中分离和克隆了5个抗病候选基因(ME094、ME255、ME022、ME085和ME137),并验证基因功能,获得抗性增强的转基因水稻材料。第三,完成了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转录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对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de novo组装后,疣粒野生稻共获得185353条contigs,其中大于1kb的118397条。药用野生稻共获得137229条contigs,其中大于1kb的72521条。将药用野生稻的reads映射到栽培稻上,发现只有60.86%和60.49%的reads分别映射到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上。第四,搭建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本中心新购买了IBM X3500M4服务器一台,建立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发挥引进高端人才优势,请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沈庆喜教授在生物所举办生物信息学理论和软件操作培训班。培训后,中心相关人员已掌握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的操作。目前,中心可以在该平台开展基因组DNA、RNA等信息分析。第五,获得与云南野生稻的发掘研究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这表明我中心在云南野生稻抗逆性研究与利用方面已具有较强实力,并得到国家层面专家的认可。第六,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项,授权2项。这表明该中心在开展良种选育和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创新的同时,也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该中心一直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生物技术体系,可为其他科研单位、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如下对外承接服务:(1)功能基因分离克隆,并且把基因构建到不同的表达载体上,以便用户直接使用基因开展研究和生产。(2)转基因服务,可以帮助用户把不同类型基因转化到植物、动物、微生物受体中,并且检测、分析基因的表达情况,使用户能快速方便地用转基因材料培育新材料或者开展生产。(3)转基因作物的鉴定,随着转基因生物应用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有很多单位和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种子、农产品时,需要了解是否为转基因产品,本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作物是否为转基因的检测鉴定服务。(4)分子标记技术服务,本中心多年来已建立了一系列作物的分子标记分析体系,已应用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为一些外单位成功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服务。(5)构建基因文库,能快速地构建cDNA文库、BAC文库、YAC文库、酵母双杂交文库、BIBAC文库、SSH文库等。可以为用户提供构建各种基因文库的服务。(6)蛋白质和酶分离及活性检测,如SOD酶、淀粉合成酶、蛋白质合成酶、脂肪合成酶等多种酶类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检测服务。迄今已为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了不同生物中一些重要酶的活性检测分析,曾先后为多家单位进行了蔬菜、苹果、桃子、猪血中SOD酶等的分析测试。如有开展相关服务需要,可以联系:0871-65140200或65111863。(审核:程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