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土壤肥力 发展微生物肥料成大势所趋
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11月9日—11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四年一届,几乎囊括了国内农业微生物学界的所有精英。如何提高土壤肥力、保持高产,又减少面源污染,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每亩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0~100公斤,是美国单位面积施用量的2~3倍,而化学氮肥利用率仅30%,损失率高达60%。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沈其荣说:“长期过量地施用化肥,尤其是化学氮肥,导致我国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有机质含量急剧下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严重失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强调,要保持粮食高产,必须向土壤中补充氮素及其它营养元素。
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是必选
土壤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地,又是污染物的最终受体。一个高肥力的土壤必须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为作物调控适宜的水、肥、气、热,为作物转化、保存并持续提供所需营养元素。土壤微生物是使土壤具有生命力的主要成分,在土壤形成与发育、物质转化及能量传递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人口持续增长背景下,需要更多粮食,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在重新重视有机肥的基础上,适施化肥,实行有机无机结合施用。”陈文新说。
微生物肥料发展迅猛
针对如何研究和开发新型肥料并合理施用,与会的专家学者共同提出,微生物肥料是我国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国家层面,已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肥料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扩大微生物肥料的使用规模,使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可持续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登记和应用的微生物肥料共有三大类,11个品种。微生物肥料已经成为新型肥料中年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品种。我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应用面积超过2亿亩,大量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品、新型微生物肥料相继问世。
编辑整理自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