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要求量质并重严守耕地质量红线
日前,农业部在江苏扬州召开全国耕地质量建设现场会,要求充分认识、准确把握耕地质量建设的重大意义,认真总结耕地质量建设的可贵经验,理清思路,强化树立耕地资源“量质并重”理念和耕地保护“质量红线”理念,健全管理工作机制和建设补偿机制,立足当前狠抓落实,让耕地提供更多、更好的农产品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空间。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在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与耕地质量建设方面都作出了不懈努力。江苏每年将土地出让金省级集中部分的30%用于耕地质量建设,2014年江苏省整合耕地质量建设资金,启动建设106个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安排资金100万元。广东在“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投入21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1510万亩,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抗灾能力。山东省制定《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总体规划(2014-2020年)》,2014年安排7000万元专项资金,在5个县试点耕地质量提升。甘肃每年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加工企业和回收网点,2013年共回收利用废地膜10.7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70.7%。湖南将“长株潭”19个县市区重金属污染耕地重点区域分为达标生产区、管控专产区和作物替代种植区,开展分类治理试点。四川全面完成174个农业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建立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档案,并在5个典型县启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试点。山西从省级土地出让金纯收入中拿出30%资金用于土地整理和中低产田改造,其中40%资金由农业厅牵头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河南整合涉农项目资金341亿元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百千万”工程,截至今年8月底,完善建成高标准农田3325亿亩。吉林把黑土地耕地建设与保护作为切入点,启动2014年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黑土地保护治理工程,整合现有项目,实行综合治理。(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