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出台“六条规划”突出“四个方面”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建设

十二五以来,巴彦淖尔市农作物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21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4家,注册资本10000万元以上种子经营企业1家,从2005年到2014年共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品种220个,为全市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大贡献。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 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提出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促进种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非常重视,政府分管市长亲自主持召开种业发展座谈会,安排由农牧业局牵头,负责起草《巴彦淖尔市种业发展规划》,市农牧业局已多次邀请企业、专家座谈,并完成初稿,现正在征求意见中。该《规划》具体细化了国家和自治区的优惠政策。一是对符合条件的“繁育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经营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二是经审认定的高新技术种子企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对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四是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五是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要加大对种子收储的信贷支持力度。六是对企业引进的科研人才,当地政府要参照有关政策优先解决人员户籍问题。

市农牧业局作为种业的主管部门,狠抓政策的贯彻落实,坚持继承发展、开拓创新,种业发展取得显着成效:新品种开发能力增强,生产用种有效保障;市场秩序逐步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化种业科研体制改革。着力引导公益性科研单位市农科院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不再从事种子的生产经营。鼓励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育种资源、技术、人才向企业依法有序流动。二是支持企业提高育种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力度,市政府今年安排“种子工程”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建立和完善品种繁育与推广体系。鼓励企业组建高水平育种研发机构和团队,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引导企业联合或与科研单位合作,构建科研育种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分子育种平台建设;三是开展小麦“三圃”提纯工作。利用市财政专项支持,国有原种场今年共落实小麦“三圃田”1395亩。鼓励市农科院和企业开展小麦原良种产学研联合攻关,选育突破性新品种,促进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四是推进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编制《巴彦淖尔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加大种子基地建设与管理;引导企业加快制种基地流转或与大户、合作社合作,促进制种规模化机械化。 (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

;